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29) 鸡蛋(1)
发表于 2012-12-9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2-12-10 11:53 编辑

有一段经历,在心里翻腾了十几年,一直沉不下去,是一九九七年我在老家河北的一段经历。
这段经历对别人也许不重要,但对我很重要——是我生活道路的一个转折,也是我灵魂的一次救赎。

去年,录录就问过我:王老师,你写了那么经历,为什么不写一九九七年?我想看看。
我惶恐地敷衍着:写过,收藏了。
她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不信。她一直关注着我的空间,看过里面的每一篇文字。

我隐约的觉得,她似乎在期待我回顾九七年的那段往事。

前几天我问她:记得那时候我们有好多合影,照片呢?
她说我没有啊,我只有一张你送我的照片。我说你翻拍了给我,作为回报,我把九七年的往事写了。

她果然翻拍了那张照片。照片很陈旧了,翻拍的效果也不好。看不清眉目。这是我九七年底回家探亲的时候,在东北辽阳家里照的。
那年,我三十四岁。

                                ————题记。2012年6月3日写于北京通州·天赐良园。

199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500 +30 +3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一杯苦咖啡 + 500 + 30 + 3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2-12-9 01:21 编辑

一,民办教师

九七年七月,我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被迫离开家,去了河北。河北沧州是我的祖籍,我的老家。

那是一个偏僻的村子,叫西镇。贫困落后,民风淳朴。过惯了喧嚣浮华的生活,一下子来到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我很不适应。

我回老家的时候,老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洪水,夏粮颗粒无收,洪水过后,舅舅一家正忙着种秋庄稼,人家忙了一个多月,我闲了一个多月。
眼看到了九月中旬,表弟忙完了庄稼,带着我去表姐家。表姐嫁到赵村,离西镇三里地。姐夫也是个普通农民。为人豪爽,在当地交了很多朋友。我去的那天,他叫上了几个朋友陪我喝酒,其中一个是当地一所小学新来的校长,姓李,粱庄人。

喝酒的时候,李校长讲了一件他们学校的事。

他们这所学校原来的校舍是几间破房子,被春天的那场洪水冲垮了。

香港歌星梅艳芳的祖籍是河间人,听说家乡闹洪水,梅艳芳捐了五十万,这笔钱最后就用在赵村重建校舍上了。
连盖楼再修路,五十万没够,当地电力公司又捐了二十万,学校建好了,命名为“艳芳光明中心校”,是一所小学。

李校长原来是陆庄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初到这个新建的小学当校长,百废待兴,但李校长既没有当校长的经验,也没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赵村整个村子的大大部分都姓赵,往上数三代,都是亲属关系,李校长一个外来的和尚,难念经了。

全校老师里,除了一个教导主任跟李校长是同学,比较熟悉,其他领导和老师都不太待见这个新来的校长。
有两个老师甚至公开跟他作对,特别是庆华老师,跟他死缠烂打,李校长连个正常的教师会都开不成。

一气之下,李校长请示乡里之后,停止了庆华老师的工作。

因为学校老师也多数姓赵,没法以姓氏称呼,就用名字来称呼。

庆华老师是在编的教师,不上课也不少拿一分钱工资,乐得清闲,天天扛着锄头到学校溜一圈,然后下地干活去了。

李校长这下可“做了瘪子”了。

同校老师都是一堆一块的,谁都不愿意得罪庆华老师,没人接他这个班的课,甚至暗地里也都巴不得把李校长挤兑走。

连李校长的同学,教导主任国成老师都不好意思接,按照家族关系,庆华是他的叔叔。

就这样,庆华教的五年级语文课一直没人接替。

李校长发愁了一个星期了,再找不到老师代课,学生家长快不干了,这事儿一旦反映到乡里县里,他这个校长非下岗不可。

机缘巧合,我正闲的难受呢,也不问问深浅,就向李校长毛遂自荐:我去代课吧。反正我也不是当地人,六亲不认,我只冲你李校长。

李校长大喜过望,说我回去请示请示乡里,给你按照民办教师待遇处理,不出意外的话,你下个星期就可以去上课了。


那年代,河北地区的民办教师工资标准是每月人民币六十元。

我说钱我不要。我就为打发打发时间。

九月下旬,我结束了游手好闲的生活,正式成为艳芳光明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500 +30 +3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洛水 + 500 + 30 + 3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星期一这天,我穿一件红色的休闲西服,拿着李校长给我的语文课本,走进了五年一班的教室。
讲的第一节课是《颐和园》。

先把课文的标题用端庄的小楷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全体同学扯着脖子用当地的河北方言齐声朗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大~公~园~。。。。。。
一个个摇头晃脑,哼哼呀呀,如小和尚念经一般,我忍不住笑了出来,摆手叫停。

我问他们:你们怎么不用普通话读课文啊?他们也哄笑着,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我老家这个地方很闭塞,很传统,几乎没有人说方言之外的话。在外面打工的,哪个回来不小心说了句外乡话,会被长辈斥责“忘本”,也会被邻居笑话:学侉了?!

我虽然是师范出身,但我的普通话并不好,平翘舌不分,后鼻音很重,平时说话带有较重的东北腔。但东北话跟其他地区的方言相比,比较接近普通话,讲课的时候我再稍加注意,对于河北偏远农村的孩子们来说,这就算是普通话了。

我问:有人会用普通话读课文吗?有几个同学举手,我先后叫了几个人,一个男生叫同欢,是班长;两个女生是班干部,一个叫晨晨,一个就是录录。

这几个人,以后就成了我在学生中的死党。

我开始跟这些孩子打交道,我用我的东北普通话认真的给孩子们讲课,我想尽办法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笑声不断.我是学师范的,有过教学经验,知道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讨论课后练习题,让他们自由发言,我从中启发,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我很真诚的对待孩子们。我用全部的精力给他们上课。


除了留作业,要求他们每人每天写一篇小楷。全班一共五十多名学生,我每天要批改一百多份作业,我一字一句的批改,并在每一篇作业后面写上鼓励的话。

那时候的农村小学,很不重视教学质量,老师们也都是糊弄着教,一边教书,一边还要顾着家里的农活,没有教学管理,没有检查,没有硬指标。
王老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单调乏味的读书生活来了一丝新鲜空气。

在孩子们眼里,我是个好老师,也是好朋友。
我尊重他们,从来不拿他们当小孩子,不跟他们板着脸,孩子们学生成绩有好有坏,我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录录,晨晨,同欢为首的同学们对我很友好,很维护我,这我很明显的感觉得到,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尽管他们只有十岁,我仍然当他们是朋友。
他们也很真诚的对待我这个城市里来的王老师,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非常认真,没有调皮捣蛋的,没有不完成作业的。他们甚至很期待作业上王老师的批语。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得出,孩子们很接纳我。上我的课,他们都很兴奋,很开心。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12-12-9 01:30 编辑

三、校园的早晨

录录曾经问我:那时我太小,不知道我们所作的一切,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意味着什么?

当初来代课,纯粹是玩心,只是为了打发自己的无聊。正是由于她,他们对我的这种接纳,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我从录录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他们对我的欣赏和期望,我后来所作的一切,事先没有任何计划,都是被他们的这种单纯而真诚的目光鼓励下想到和完成的。

在我背井离乡,失去了家庭和事业,远离亲人和朋友的时候,在我的生活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来自孩子的信任、欣赏和需要,让我重新找回自己,我彻底忘掉了自己的苦闷和失落,忘掉一切个人得失,我按照他们的期望,发挥了我所有的创造力,完成了一次内心世界的自我救赎。

我的到来,让李校长如释重负,一次他找我和国成老师去他家喝酒,国成哥说:现在轮到庆华老师坐立不安了。

庆华老师原以为没人愿意趟“停课事件”这趟浑水,让李校长自食其果,最后卷铺盖滚蛋,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学校的正常秩序没有受到影响,他被彻底的晾了起来。
庆华老师坐不住了,去了趟乡里,没几天,乡里负责教育的主任亲自到学校来找李校长,说庆华老师想恢复工作,并做了保证,以后不再捣李校长的乱,好好教课。
李校长反客为主,卖起关子来了:哎呀,这个不好办啊,我好不容易把王老师请来,替我们堵了抢眼,不能就这样叫人家走吧?
中午,主任请客,代表乡教委热烈欢迎王老师义务支援家乡教育,学校领导作陪。

我知道主任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我向主任提议叫上庆华老师。
席间,我提出让庆华回来上课,恢复学校的正常秩序,而我本来就是来凑热闹的。主任对校长说你们不是有个老教师身体不好么?叫她休息吧,让王老师替她上课。

我这个局外人的突然出现,改变了这件事的走向,化解了李校长和庆华老师的对立,李校长就此站住了脚,学校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


第二天,我给录录他们上最后一课。
这节课几乎没讲什么,我把他们的作业亲手发给每个学生,然后告诉他们:从明天起,由庆华老师继续给你们讲语文。
录录问:王老师你要走了吗?

我知道孩子们有点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他们。
我说我不走,我还在这个学校。一时场面有点乱,我也有点乱。

忽然手足无措。事先没有想到我也会这么慌乱。一时手足无措。

我说今天最后一节课,我教你们唱一首歌吧。我转身在黑板上写歌词的时候,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发现,我的手在微微发抖。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
清晨来到树下读书
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
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

。。。。。。

这是我在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并很喜欢的《校园的早晨》。我一句一句的教他们唱。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我们一起唱着:
。。。。。。
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
和我同享阳光雨露
让我们记住着美好时光,
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

我们一遍一遍的唱着这首歌,直到下课。离开教室时,我看到录录他们都趴在书桌上哭了。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

谨以此贴祝贺红影荣任散文首版。
鲜花(10) 鸡蛋(2)
发表于 2012-12-9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2-12-9 07:04 编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习惯用这些话来形容老师,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总会出现一些教育的问题,不过这成就了你的故事,丰富了人生的经历。对于那帮孩子来说,他们更是幸福的

鲜花鸡蛋

醉笑陪君三万场  在2012-12-9 10:53  送朵鲜花  并说:子墨周岁
鲜花(10) 鸡蛋(2)
发表于 2012-12-9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墨 发表于 2012-12-9 07:0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习惯用这些话来形容老师,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总会出现一些教育的问题,不过 ...

子墨好。

谢谢读帖。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墨 发表于 2012-12-9 07:04
等待待续,也祝贺红影荣任散文首版

无意中发现,今天是你注册忘忧草一周年的日子。
子墨 当前在线
性别保密精华0主题54帖子3706威望0 点
注册时间2011-12-9最后登录2012-12-9.


========================
恭喜一下。

鲜花(22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墨 发表于 2012-12-9 07:04
等待待续,也祝贺红影荣任散文首版

送一朵花给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1 00:04 , Processed in 0.04130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