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稼轩长短句·独宿博山王氏庵》

上半阕全用仄韵,句句协韵,显示情调紧张;下半阕转平,第三句并改仄收,隔句一协,就显得音节和缓,转作曼声,有缠绵不尽之致,是短调中最为美听的。

  还有全阕句句押韵,例用平韵,而于换头处插入两个仄声短韵,借以加强激越凄怨气氛的,例如《乌夜啼》(又名《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后主词》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樵歌》

  都在换头处添上两个仄韵,把语气一振,增强激动的心情,最末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九言长句长引一声,也使读者为之凄婉欲绝。

  又有全曲韵位安排显得异常匀称,但在上下阕的结句换上一个同部仄声韵的,也有加强气氛的作用,例如《西江月》: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铸《贺方回词》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稼轩长短句·遣兴》

长调中和婉、凄怨曲调

  长调的韵位安排,由于篇幅愈长,须得铺张排比,有利于开阖变化的格局,那韵位疏密对表情的关系,就更显得重要,也更复杂得多。一般说来,凡是属于音节谐婉的调子,大多数是隔句一协或三句一协,而三句成一片段的格局,又多是用一个单句,一个对句组成。如第三讲所举《满庭芳》中的“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是前对后单,《木兰花慢》中的“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和第四讲所举《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也是如此,不过在对句之上加了一个去声领字,每句收尾除《八声甘州》连用两仄较为拗峭外,余皆平仄递收;再和整篇的两句一协统一起来,就显得奇偶相生,饶有夷犹婉转的姿态。如果遇到须押仄韵的长调也是三句成一片段,再安上一个韵位,如第四讲所举《水龙吟》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一协,而且每句都用仄收,就显得格外挺劲,无复婉曲情致。接着:“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也是三句一协,因为第一句用了平收,也就略为和婉。接着:“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和下半阕的结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虽然前者四句一协,后者三句一协,句法上也有些变化,但每句都用仄收,就构成整体的清壮拗峭的格局,宜于表达豪爽激动的感情。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的开端连协,接着隔句一协,仿佛五、七言近体诗押韵方式,它的音节是异常和婉的。例如:《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文英《梦窗词集》

  此音节是何等的轻柔婉转,极掩抑低徊之致,是最适宜于表达和婉情调的。再看南宋初期俞国宝描写西湖春色,也是用的这个调子: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三百首》

像这夷犹淡沲的音节态度,是和风光旖旎的湖上春游恰恰相称的。

  和《风入松》这个调子的声容态度有些相近而特显缠绵凄抑情调的,有如《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这上下阕都有三句成一片段处,对声韵上的处理,是和《满庭芳》、《木兰花慢》、《八声甘州》等调相同的。但整体的句法变化较多,特别显得悲凉掩抑。两结三用平收,更显得凄咽低沉,哀怨无端,充分表露作者的没落心情,只是“无可奈何”的哀音而已。

  和《扬州慢》的低沉音节有些相近的,例如《高阳台》: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炎《山中白云·西湖春感》

  这个长调的韵位安排是合于和婉法则的。但在上下阕的中间和结尾都连用平收,就更显出低沉情调,只适合表现哀怨心情。

  还有《忆旧游》的声韵安排,也和《扬州慢》、《高阳台》大体相象。例如周邦彦所写: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萧萧。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晓,两地魂销。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但满眼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鲜花(1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真集》

像这类掩抑低沉的情调,是适宜于曼声低唱的。它的韵位安排基本上是取得谐婉的。这上半阕的第二、三句,下半阕的第三、四句和结尾两句,都连用平收,是音节低沉的关键所在。幸而最末用了一个“平平去入平去平”的拗句,把它略为振起,便显得有些生意,不致凄婉欲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1-17 20:21 , Processed in 0.04231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