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72) 鸡蛋(0)
发表于 2015-12-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地

中国地

趣日戏说

第一场  非里说是

      时间:数九隆冬
      地点:清风岭,电视剧《中国地》拍摄场一线
      人物:钱鑫、莉红夫妇;大民、任新夫妇;三舅哥一家三口;我一家三口人;小盛老弟(朋友兼司机,因车内座位不足,只能单身出现)。
      场景:十一个人,清冷的天,枯燥的连山,电视剧拍摄场。

      北方的这个季节,清风岭除了冷峻的高山,就是寂寥的沟汊。灰黄荒凉主宰了视野的天地,“嗖、嗖”的寒风刮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致,也吹尽了所有的热闹。太阳还算给点面子,费劲泼洒着微不足道的热量,仍然让人在诺大的空旷里显得弱小而瑟缩。
      这群人在正经人眼里,可能难以想象,要么不正常,要么就病得不轻。冰天雪地的时节,人迹罕至的“游山玩水”,所为何来?要么就是所谓的“潮人弄客”,男男女女,非得整出点别人不敢想或者意想不到的惊世骇俗之举,做做秀,张张扬,把标新立异标注上美其名曰的“个性”?
      其实他们都很正常,年龄长的已过天命,年龄小的也满13周岁,可谓该成熟的没有燥动,只剩阅历;该成长的半生不熟,时光皓远。但他们却坚定地走在了一起,在这个没有风景,缺少温暖,无法虚妄的季节。走进大山深处,带着一份热情温暖逾加冷漠的人情。
      他们仅仅只是朋友,是亲戚嘛?可当下能称得起朋友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单纯,越来越多的朋友则在强调可资驱使的利益。“有用”才有朋友,最现实的逻辑,日久见人心的俚语不得不信。亲戚呢?富贵得锦上添花比比皆是,独独少了雪中送炭,“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彰显的不是悲哀,而是心里的脆弱。感情则被当作生命游戏的筹码,需要时多押一点,不需要时就少押一点,或者干脆不押,毕竟相干与不相干的理由总是太充分。
      然而,他们还是来了,尽管费力的喊叫吵不醒冬眠的大山,只能惊起了几支山雀野鸟,却让这空旷的沉寂平添了些许的生机。“赵老嘎”(电视剧里的抗日英雄)当不再寂寞,“中国地”(影视城)上又多了一点不算热闹的热闹。
      大人们的笑发自内心,但很纠结,他们有意无意地瞟着那个面无表情的女孩儿。因为今天聚会的理由相当简单,简单到只为搏她一笑。然而,她却无动于衷。一群大人们的良苦用心甚至别有用心都在她的淡漠里减色。
      清风岭依然空旷,空旷得不可理喻。虽然天地之间人越少越显得独大,但大的外延便是孤单。凛冽的寒风毫无暖意,吹冷了所有的凝固,也吹冷着人们的心。

      剪影:清风岭位于朝阳县长在营子乡,距朝阳市58公里。景区内九沟十八岭无沟不秀、无岭不奇。榆林沟景区山峰连绵重叠,争奇竞秀,岩石造型妙趣天成,形象逼真;庙沟景区古木参天,百步一洞,千步一瀑,山泉掩映于树木之中,飞瀑斜挂在山壁之上,奇峰、怪石、清泉、飞瀑、山洞、巨树构成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画卷。清风岭还是一座英雄的山,“九·一八”事变后,王文福(外号王老凿,电视剧里的赵老嘎。)组织家乡人民抗日,坚持斗争14年,使这块土地真正成为日本人从未占领过的“中国地”。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三线”建设期间,又在这里建设了专门生产高射炮的“280厂”,抗美援越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摘自网络)

第二场  “老兵”聊发少年狂
      时间:上午10点30分
      地点:清风岭榆树沟口
      主要人物:三哥、钱鑫
      场景:两个“老兵”,一个丢弃在荒沟里的老青岛啤酒瓶

      三哥是个闲不住的人,别看五十出头,却有着十八岁的心态。
      钱鑫要比他小十多岁,在安安战线,但一点没有当警察那种跋扈劲儿。一副掐边眼镜遮住多半个瘦削的脸,中等个头,走路慢条斯理,说话慢声细语,显得斯文而又老成。
      三哥他俩要好,以至形影不离,用三嫂和莉红的话:“有同性恋倾向。”虽然性格反差很大,却也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瘦,两个人掐在一起不抵一个胖人的腰腹,除了皮就是骨头,根本没留出长肉的空间。
      从车里钻出,三哥连棉衣的扣子都没系,便头也不回的踏上青石板路。我则手拽着她的胳膊,强迫她跟上。大民走在最后。其它人除了莉红,忙着下车照顾晕得七荤八素的任欣,索性连车都没想下。
      此时进沟,没有了树木遮挡,可以清晰地看见大山的层层脉理,山和天联在一起,突兀、高耸、延绵,抬头便有一种由上到下,由高及低的压迫感。穿行沟中,衣服的颜色显得光鲜而充满活力。我开始相信,如此的“风景”一定绝少有人能够欣赏到,因为反其道而行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三哥观景的心情似乎并不强烈,大步流星地挺进,不一会,便与我们拉开一段距离。我故意的与她说话:“这时候来也不错吧!瞧瞧,这么大的‘中国地’,只有我们几个人,是不是有独大于天地的感觉?”她不吱声,走走停停,甚至有回头走的倾向。
      我又对大民说:“要是开春来,这沟里那树绿了,花开了,跟着水走,一定相当舒服了。”大民憨厚的咧开嘴:“是啊!明年开春咱再抽空来。姑娘,你看咋样?”她依然表情木讷,呆呆的看着沟里的冰。突然,前面的三哥大喊:“快来看啊,这块水是温的,还冒热气呢,一点也没冻。”她只是朝那个方向抬了下头,便又垂下,自顾的转回身。看着她了无兴致,我便吆喝:“三哥--往回走了。”声音在山谷里回响,空空的,有些落寞,也有些不知所措。
      到沟口,几个人全站在哪儿,车少了一辆。
      我问:“车呢?”莉红说:“小盛给大家买饮料去了,一会就回来。”嚯!这么冷的天,小盛还去买饮料,他的周到简直无语。
      正闲聊,三哥不知从哪捡来一个废弃的啤酒瓶子,长长的脖,粗粗的肚,粘着点土屑,不看商标我也一眼就认出-“老青岛”,每瓶装650毫升的那种 (酒人也就剩这点本事)。
      只见他将瓶子立在写有“榆树沟”三字的标志碑上,再向后退出去6米开外。
      “都闪开点!”他的提醒带有明显的挑战性。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他到底想咋折腾,都很稀奇的让到一侧。
      三哥从地上拣起一块小石头,闭上一只眼睛做瞄准状,然后用力的朝瓶子打去。可惜石头并不顺从,贴着瓶子的边缘“嗖”的飞进了沟里,看来闭上的一只眼睛也没起多大作用。只见他又饶有兴致拣起比刚才大一号的石头,这次大家都以为瓶子当在劫难逃,哪知“哐当”一声,石头重重的削在了标志碑上,瓶子得意的晃了晃,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三哥,你可是扛过枪的人啊,这么近连个瓶子都打不着,可想你这兵得当啥锒铛样了。”恰到好处的说三道四,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唉呀,我还不信了,当年......”边说边连珠炮一样开始“扫射”,瓶子却像施了魔法,竟然在纷飞的“弹雨”里岿然不动。
      三哥有点挂不住,干脆脱下棉衣,拣起的石头一次比一次大,使出的力气也一次比一次猛,足足二三十下,瓶子仍屹立不倒。看着他不依不饶的劲儿,大家已经忍忍俊不逡不,她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就在三哥气喘吁吁再一次弯腰当口,温文尔雅的钱鑫忽然抱起一块大石头,直奔瓶子而去,莉红想扯都没扯住.他的嘴里还自言自语:“还费那么大劲,你看我的。”照着瓶子从上到下直砸下去,一场简单的游戏似乎当该结束。哪知,意料总有之外,这一砸竟也砸空,瓶子又得意的晃了晃,大家实在难以憋住。
      “啥意思?当警察的也不好使啊,你们可都是玩枪的,整的可太丢人了。”
      显然,钱鑫也没有思想准备,居然又拣起一块站到跟前打过去,结果奇迹再次出现,瓶子安然无恙,石头蹦起来老高。这下,所有人都难以承受如此的滑稽,纷纷前仰后合,有的已经扶着肚子像叉了气,她也笑得蹲到地上。
一个月来,头一次看见她有了笑模样。
      两个“老兵”气得牙根都开始痒痒,刚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三嫂高声制止:“你们两个行了吧,别再碰它,这瓶子已经有灵气了,再碰该出事了。”她很信这一套。
      正笑着,小盛的车开到眼前。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000 +100 +100 鲜花 +20 鸡蛋 +10 收起 理由
红影 + 500 + 50 + 50 + 10 赞一个!
依荷 + 500 + 50 + 50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夏雨朦朦  在2016-1-13 09:0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阳光痕迹  在2015-12-31 20:1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相识即缘  在2015-12-30 19: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依荷  在2015-12-30 16:5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依荷  在2015-12-30 16:5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依荷  在2015-12-30 16:5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7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场   她


      时间:一个半月前
      地点:市一高中
      主要人物:她
      场景:卷纸,黑板,家长会


      上了高二,学习负担一下子重起来,压住稚嫩的肩膀,她有些透不过气。
      “有什么啊,别人不是也一样嘛?累着同样的累,苦着同样的苦,没啥大不了的。”虽然尚能一个人无奈的宽慰,但空落落的心总有失重的慌乱,尤其到放学的那一刻,忽拉拉的同学瞬间便云散星消,十分钟回家的路数了一步又一步,沉默是唯一的伙伴。
      嘴上坚强,怎么能一样呢?
      离家千里,学校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是陌生的,连课本都是陌生的。父母不在身边,饿了、渴了,冷了、热了,高兴了、忧愁了,缺东少西了,一切只能靠自己解决。

      十六岁的花季,正当撒娇使性,衣食不忧,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梦着将来,情窦初开。有点狂,有点傲,有点负气,还有点不着边际的年龄,对她却相当残酷。需要提前长大,就得抛下那些小女孩的做作,必须假装得成熟一点,淡定一点,超脱一点,在日子的磨砺里该承受的要承受,不该承受的也要承受。
      她常常自问:“我错了吗?”
      犹豫片刻,便是坚定。“没错,既然我自己的选择,就必需勇敢地面对。”

      闪回:她的十六岁
      性格:外向,属于有热闹要上,没热闹创造热闹也要上的类型。倔强,十头牛都拉不回。嘴硬,从不轻易认错。
      主要简历:曾先后学习舞蹈、主持人、美术、古筝等(人才不是一天练成的)。其中舞蹈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学习6年,功底较厚,后因学习任务紧张而割爱,至今存在后悔倾向;古筝(重点是新型转调筝)从小学一年级弹起,师从东方女子古筝乐团、全国古筝冠军马娜,曾参加全国古筝新筝比赛、东方青少年古筝新筝比赛等,古筝评级十级,升初中后只能断断续续坚持练习,退步比较明显;遗传体育基因,四肢协调,精通跳绳、毯球,善奔跑,短距离100米、200米是强项,初中时光,两项成绩均名列学校前茅。也曾跑过长距离,但耐力不足,运动会上因替同学跑1500米(成绩第二名)而累哭。
      主要优点:反应快,接受能力出众,一点就透(老师的评价),此点也经常演变成缺点。独立性强,人缘好,善于团结同学,尤其男同学,无论本班还是外班,狐朋狗友的堆不算小。
      主要缺点:好臭美,但从不洗衣服。马虎,不认真,耍小聪明(请注意,这点最要命),没有耐性。
      最得意的科目:数学、语文、英语
      曾取得的主要成绩:省级小主持大大赛三等奖;全国古筝大赛合奏铜奖,个人优秀奖;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大赛古筝独奏银奖,合奏金奖。曾获区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有参加社区慰问文艺晚会、辽宁电视台蒲公英春节联欢晚会等经历。
      主要生活轨迹:父母皆为朝阳人,因父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沈阳工作,母亲为解决两地生活问题而随后调动,安家沈阳,她就劳燕分飞在两地之间。
      十六年前的腊月十二出生于朝阳老家,3 个月后回到沈阳,又13个月后因母亲休完产假无人照看而被迫重回朝阳老家,由xx监护,第一次离开父母。
      2岁半回到沈阳,操一口正宗的朝阳口音,并被父亲同事专送外号“小朝阳”,又因长相白胖而被居住小区的老头儿老太太戏称“小胖”。提前半岁上沈后联勤部幼儿园,由于人小鬼大,各方面表现突出,深得幼儿园阿姨和小朋友们器重,被尊称为“二老师”,从此阿姨变得轻松,放手只抓班级“大事”,成就她个人走上“高级管理”之路。
      6岁上南京街第九小学。一年级时玩心过重,成绩不佳(主要原因是上课坐不住,或者经常下地走动、和前后桌说话等)而被班主任老师多次找过家长约谈。至二年级,开始长心,参加课外奥数班,讲课的穆老师、杨老师甚是喜欢,至今时常念起。由此成绩一路飙升,让在校老师刮目相看。并先后就职学习委员、班长、小队长、中队长,三年级时又通过全校公开竞聘取得大队长资格至小学毕业。
      12岁进入市级重点126中学十班,因履历尚有些资本,加之个性特别,很有现代女孩的“扎手”味道,遂得班主任张老师的认可,继续担任班长及团支书职务,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且学习成绩始终排名全校百名左右(满届学生1100多人)。
      中考前,不谙世事的她由于被寄予太高厚望,自信满满到飘飘然,结果考试时不慎耍了点小聪明,骨子里的弱点泛滥,竟然将最拿手的数学科目涂串了答题卡,毫不甘心地抛锚在704分的进级高速路上(当年省实验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719分)。一时冲动,铸成大错,能去的学校她不想去,想去的学校又不能去(虽说挖挖关系可以得偿所愿,但借读生仍需10万多元巨额费用,又没有学籍),前无可去之处,退犹不甘于心,生命中的第一道难题何其难解。
      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希望和失望之间挣扎,尴尬搅拦着无助,她沉默了。
      年轻没有失败。炼狱一般的署期,她做出了极其艰难的决定:远走故乡,其实也是他乡。回到这个谁都没人注意的地方,重头再来。

      第二次离开父母,她不曾想到过这样的决定意味着什么,也根本想不到会有多少困难,正呲着獠牙,得意地等在她前行的路上。
      然而,她毅然来了。
      高一的第一学期,真正放下熟悉的环境。远离了都市的嘈杂,没有了车水马龙的拥挤,体会着与所有过去的不一样,是新鲜,是适应。当这样的感觉回归到司空见惯,强烈的孤独感便一浪又一浪袭来。
      宁静洐生出寂寞,陌生阻隔着沟通。学习已经不再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重要,烦燥充斥着整个内心,这个过程无论如何都是残忍的,毕竟她只有十六岁啊。
      于是,她刻意地选择逃避。在学校,无心用功之时,她发挥优势,把朋友交到及至,总会有那么几个要好的同学添补她内心的恐慌。在家里,无人沟通之日,她把手机的功能演绎到及至,上QQ、开空间、写微博、发短信,她害怕人少,更害怕空虚。
      于是,她有些动摇,有些怀疑当初自己的决定。
      每当无助的时候,她就会想起千里之外的那个温暖的家,想起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的十多年里,一家三口人早上同出门,晚上同进家的情景,一手牵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他们曾那么专注地听她讲学校里的糗人糗事,多么的其乐融融。每当勉强地拿起书本,她就会想起十多年间,东一趟西一趟的补课:补奥数、补大综合(主要是语文、历史、地理)、补英语、补外教,学古筝、学舞蹈、学美术、学主持人。爸爸、妈妈骑着单薄的自行车,从皇姑到沈河,从大西路到岐山路,从辽大科技园到天光电影院。冬天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夏天忍着酷暑、淋着暴雨。上午连着下午,一节跟着一节,忙得脚不沾地,却慰籍充实。当然,还有那些次的迟到、早退和因为赶时间的人仰马翻,像打翻的五味瓶,流淌在心里的每个角落,哪种滋味都情意绵绵。还有每当生活无着时,她就想到爸爸从厨房里变戏法一样端出的香喷喷饭菜,妈妈催了一遍又一遍“快换换衣服,你都快臭了”的唠叨。
      所以每当这样的想起,她的心里就麻麻的,酸酸的,苦苦的、痛痛的。
      于是,她的学习成绩出现滑坡,如此境况,怎能不滑坡?焦虑的阴影又厚重的遮住了她原本少了阳光的心。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战胜别人算不得坚强,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坚强。”
      她努力地煎熬,直到转机的出现。
      高一的第二学期,文理分科,她迫不急待地选择了文科。从逃避到坚持,她的内心经受了考验,再从坚持中慢慢学会了懂得。她对自己有了全新的想法,她有自己的优势,当初决然的选择不就是奔着一高中的文科而来嘛!
      压抑原来的性格,将外向的棱角打磨光滑,她越发的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正到了该面对的时候。她常常责问:“我为什么回来?”与其空空的烦恼、焦虑,不如面对实际。
      课堂上她不再说话,晚自习她坚持要上到“三晚”(学校规定只有住宿生才能上到第三个晚自习21:50),休息日她主动寻找老师补课。
      过去的她又回来了,在学校的考试名次也复苏式的回弹,从全班的倒数第二,全校的第七十一名(她所在班是全校的文科尖子班,所以班级排名就是全校的总排名)升至第四十二名,再升至第二十五名,语文成绩取得全校第一,连班主任都惊呼:“不会吧,别太快了,你都把我吓着了!”
      实力,她有这样的实力。只是因为青春期的波动,因为改变环境的适应期,因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烦恼,她小小放纵了自己一段。

      寒假前的家长会。黑板上重复的写着她的名字:排名升得最快和全校学科排名第一。老师邀她在班会和家长会上谈谈心得,她退怯了,完全没有了小学、初中时的那冲劲。
      成绩,名次,中国绝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面对高考,面对一考定终身的体制,家长们在玩命,孩子们也在玩命。
      起早贪黑,她钻进了死胡同,分数和排名给她的心里又加上了恐惧。
      看得出,她很珍惜努力的结果,唯恐稍有不甚的损失。也能感觉得到,“三座大山”压得她气喘吁吁。她打给妈妈的电话里说得最多的是:“下次考不好怎么办?语文考不了第一怎么办?”
      然后便是伴随泪水的沉默,她真的完全沉默了。最后发展到不敢去上学,不敢听人提起考试的字眼。整夜的失眠,吃不下饭,连看电视都觉得心烦。
      她病了,是钻进了牛角尖的病,一个未经历世事磨难而无药可医的病。相对于一个成熟的人生,这点压力和挫折算得了什么?沉沉浮浮是人生过程的正常遭遇,几上几下方显英雄本色。偏偏她正在向成熟进发的起步阶段,所以她开始面对人生的第二道难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她真的会就此打住?
      她应该不会,她需要懂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过程中的必然,对于她,暴风雨才刚刚来临。



第四场   惊魂


      时间:11点
      地点:清风岭榆树沟口
      主要人物:大民、小盛
      场景:山沟、乱石,黑色中华轿车、咖色广州本田,腾腾白色烟尘

42b587adh79b6c66c9ab6&690.jpg
      大民,与这群“体制内”有公职的人相比,最不容易,自由职业(这是时髦的说法,其实就是无职业者),东抓一把西抓一抓,家乡话:“打快柴火”的人。
      一米七多的身高,硕壮但一点不臃肿,长期体力劳动攒下的本钱(没这本钱,岂能养家糊口)。黑灿灿的脸泛着红晕,绝对的健康态。浓眉毛,小眼睛,圆下颏,一副笑面,憨态可掬,感觉剃成光头有点弥勒佛的样貌。厚嘴唇,不善言词。性格痛快,豪爽。
      小盛是大民的战友,江湖话属过命的哥们,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
      为了配合出行,小盛专门开上才买不久的新广本,锃亮的咖啡色,在强光的照射下泛着幽幽的淡色红。
      小盛停住车的刹那,就看见包括她在内所有人都在笑。
      趁钱鑫发怔,大家笑着,三哥快速奔过去抄起那个让他丢了面子的瓶子,紧跑几步,照着路边的山沟扔下去。“我就不信了,整不碎你,还真成精了!”他根本不管三嫂那一套。
      “呯”的一声,瓶子飞溅成无数的块状绿色,终究没能全身而退。
      三嫂连阻止都没来得及,叹了口气:“说你啥都不信......”转身上了小盛的车,所有人都各就各位。
      坐在大民边上(副驾驶位置),我能清楚的看见小盛调转车头,然后嬉笑着给车里的人分发饮料。我不无嫉妒的对大民说:“看看,待遇咋就不一样呢。”大民微微一笑。
      正打趣使气时,见小盛又下了车,手拎着剩下三瓶饮料走过来,他一定感受到了我们的“不满”气场。
      大民刚放下车窗,我就瞪大了眼睛,声嘶力竭的喊出了一个字:“车--”只见那辆闪光的本田正慢慢的顺着斜坡,向刚刚打碎瓶子的沟里溜去。
      小盛忙不迭地丢下饮料,一步蹿回车边,伸手扳住倒车镜,倒车镜“咔”的一声被撕掉,然后车子便突然加速。“咣”的一声,径直撞进了几米深的沟里,尘土“腾”的弥漫一团。
      我们的心“忽”的一下。然后不顾一切地冲进沟里,顾不上石头、荆棘,从车一侧以最快的速度打开车门,把她们几个一一拽出来。
      非常万幸,车子顺着缓坡下溜,被一块大石和几丛矮树顶起拖住,没有惯性地滑入深沟,也没有发生侧翻。四个轮子趴在沟沿之下,呈45度角仰面朝天。
      妻爬上坡,远远的站定,她的脸色有点发白,拍着胸口:“可吓死我了!可吓死我了!!”惊恐的紧紧攥住她的手。她倒没瞧出紧张,和莉红一样镇静,竟然一个操起相机,一个端起手机,拍起了事故现场。
      意外巧合,不幸言中,三嫂顿时抓住把柄,冲着三哥一通嚷嚷:“我说不让你摔,不让你摔,你非死着作事,你看出事了吧,真是成事不足。”边说边拉起胖女儿,左查右看。
      几个男人沟上沟下的观察,这个坡不算徒,但沿却高,车下又全是乱石,想把车子开出来可能性不大。小盛也尝试了两次,但均以失败告终。束手无策之际,才发现大民和他的车不见了踪影。
      钱鑫说:“要不打个电话,找个吊车吧!”三哥颇为认真的瞪起眼睛,“那得啥时候啊!”那神情一点没了刚才的搞笑。
话音未落,黑色中华“刷”的靠在跟前。大民麻利地从后备箱扯出一根食指粗细、三米左右长的钢筋和一把普通钳子。
      “往外拖吧,没别的办法。”看得出来,他很自信也很有经验。
      只见他把钢筋一头插入本田车的牵引孔,然后用两支手拧成麻花状,再把另一端拴住中华车。“小盛,你看着点,我一起动你就给油门,应该能拽出来。”说完便上了车。小盛也回到车上,两辆车同时加大油门,车轮磨擦砂石路面又腾起大片的白色烟尘,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三次,马达发出更响的轰鸣,烟尘裹起砂粒,无法形容多大的力量,车子硬生生地拽出来。
      出了沟的本田,“脑门”蹭掉了漆,两侧的保险杠扎煞成欲飞的翅膀,掰掉了一边的倒车镜添了些许狰狞。一辆新车瞬间就变成如此模样,既让人心痛,又让人心悸,车患猛于虎啊。
      大民蹲到本田车下,用肥厚的手掰住钢筋的麻花,然后用铁钳夹住,找来一块称手的石头,一下、两下的砸下去,直到钢筋剪出深槽,再用手来来回回的折叠,最终折断。
      卸完钢筋,大民已满脸通红,汗水滴滴嗒嗒的流下,左手不知啥时候还蹭掉块皮,渗出红红的血。
      边上站着一群不敢说废物的人,既没主意,也插不上手,干瞪两眼,专心地看他一个人忙活。直到他站起身,才算找到点可以帮忙的活儿,递一块毛巾让他擦脸,倒点矿泉水让他洗洗手。他仍然憨憨的笑着:“没事了,可以上车了。”
      小盛围着车子转了两圈,他一定心痛,那可是新车啊。他自言自语:“怎么能忘了拉手刹呢?”老司机遇见新情况。
她一直没放下手机,全过程的拍摄,待大家回过神,她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不可思义,太难得了。”终于开口说话,让我们的心漾出安慰。

鲜花鸡蛋

相识即缘  在2015-12-30 19: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红影  在2015-12-30 18:2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7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场   意外收获


      时间:12:00
      地点:南双庙乡吊桥子村
      主要人物:她、三嫂、莉红、任新
      场景:原始的碾子,磨盘,赶着毛驴的村妇,农村小女孩


      拗不过小盛和大民的盛情,虽揣着满心歉疚,依然坐上满身伤痕的车开到“中国地”拍摄场走了趟马。
      “中国地”的城墙上,日本鬼子的炮楼下,高高悬挂的“预警钟”(一块云铁)和简陋的茅草屋,都成了女生们各自寻找的中意背景,搔首弄姿。美是她们的天性,连她也被调动起了情绪,面部挂上了绝然不同的表情,在莉红的调教下不亦乐乎,
      美的差不多,匆匆地撤离清风岭。车上的气氛没有来时热烈,是肚子的抗议限制了嘴巴,还是刚才的梦魇犹存,抑或志得意满,累不可支?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车进南双庙镇,三嫂提醒:“大民,往里我家拐一下,我去送点东西。”
      三嫂的娘家在南双庙镇吊桥子村,距市区30多公里,距镇办事处所在地15华里。全村150户人家,不足500口人。经济不算发达,村民主要靠几亩薄田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温饱有余,离富裕还有差距。虽是离市中心不远的农村,却保持着相当的传统。
      车下公路,便有些颠簸,村里的土路坑洼,多缘于雨季车辆的辗压。坐在车里极目远眺,高耸的连山似波浪翻涌而来,在平旷和波浪之间,一丛丛、一排排的树筑成防波的堤坝,隔开动与静的距离,车子则若慢摇的船,划开向后旋转的农田慢慢前行,白花花立挺的苞米秸茬如泛起的水花,还有偶尔就地、就近、就便堆放的柴草垛,礁石一般随意错落。
      进村,车子左一拐,右一扭蛇样爬行,因为村里的路依家家户户的院落、墙体和堆放物而习惯走向(典型的农村规矩)。敞开大门的院子可以清楚的看见成囤,或者挂满房檐的金黄色苞米,给冬天的单一添加润眼的颜色。汽车的马达声,也搅醒了交织而来的狗吠、鹅吼、鸡叫、驴鸣,小村顿时沸腾。
      我们是当然不速之客,小村却相当包容。虽然也有指指点点的惊疑,也有侧立门边的旁观,但村民们的脸上除了安静,便是自然。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不知道此时其它人的感受,我却被深深地吸引着。
      多么熟悉的场景?那山、那田、那路、那树、那房、那院落甚至那禽畜的叫声都让我仿佛回到从前,回到无忧无虑的过去,亲切地溶入到那个拥有人情味、朴实、热情,不带任何漠视、冷淡和“看人下菜碟”的小村。本以为离开的20 多年,感情已经完全被麻木所包裹。没想到,那只是一层僵硬的外壳,只在轻轻的敲击之下,便从裂开的缝隙伸出触角,抚摸着我的柔软。让我忽然明白,过去的20年中,我一直在苛求于追逐和打拚,把世俗的攀比扭曲成生命的方向,而把真挚丢进了角落,任它在尘灰的掩埋里独自忍受,即便在我累了、困了、烦了、恼了,孤单了、无助了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它的存在。原来久违的亲切、温暖,不在于那些所谓苦乐、祸福、爱恨、褒贬、是非、真假、成败、得失、醒醉和沉浮生死的简单寻找,而在于学会珍惜,懂得放弃的现实道理。
      一户大院的门口,我叫停了车,一段都快失落在记忆里的景色再一次的撞进我的心窗。
      眼前,一盘约5米直径的石碾,一头蒙眼的毛驴,一个圆柱形的石滚,一位黑瘦的村妇,一把轻薄的小扫帚,一桶金黄色玉米,一个满脸皱纹的农村老太,一个小脸脏兮兮的2 岁小女孩。
      村妇一手牵毛驴,一手用扫帚扫着碾子上的碎米。石滚子碾碎的声音和木轴磨合的“咯吱咯吱”声交汇,原始、恬淡而又无比舒爽。
      看我们一群人围上来,农妇并无惊讶,略带吟吟笑意,继续着手里的活计。
      不禁我稀奇,连三哥都靠近跟前,轻声的说:“这东西我都有40多年没见了......”女人们像发现了新大陆(比西洋景好看得多),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她更是破天荒,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在任欣和莉红的鼓动下,战战兢兢拉起驴的缰绳,围着碾子足足转上五圈。
      老太很热情:“你们是城里来的吧,怪不得瞅着新鲜。”她们边点头边问:“照几张相可以嘛?”老太笑了,脸上皱纹又挤皱了不少。“那有啥不行,这院里、院外,随便照。”大度到不加思索。
      莉红端着相机,跟着这个拍金黄色的苞米囤,跟着那个照大剁的苞米秸,还有那盘碾子,那头驴及一直忙活的那位村妇都成了她们的原汁原味素材。
      她的眼里闪现出活跃,尤其她牵起那个农村小女孩脏兮兮的小手,很沉醉地一起拍过照片,相信她的心灵已然产生强烈震撼。“一样的天地,不一样的际遇。”当她锦衣玉食,正为成长中的小烦恼而困惑时,这个孩子却手抓冻硬的馒头,两腮通红地抗拒寒冷的洗礼。可以想见,她的成长里有过多少人帮助,而这个小女孩至少目前没有她一样的待遇。或许这个孩子将来也可能非常出色的,但需要什么样的艰辛磨砺应该难以预见,也似乎可以预见。“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过程。”如此悬殊的反差必定会在她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嫂说:“隔壁这家还有一盘石磨呢,我再带你们去看看。”老太说:“去吧,他家刚刚还在推。不过,得小心点狗。”她们会意一笑:“多么善良的老人!”
普通的农家小院,一盘石磨立在窗前,可以清晰的看见磨盘出口还滴着白色液体。得知来意,主人很开心,详细地向她们讲解着使用方法,并鼓励她们:“插上磨杠推推试试。”她们每个人很吃力地比划了几下,摇头苦笑也当是对原生态生活的致敬。
      告别小村,每个人都恋恋不舍,相信今天的偶然已经在所有人心里深刻了认识和比较,对生活增加了新的发现,包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改变或许也从此开始。
85F7BE106E52C4249A06AD1D15B69F2166F0668C8B51C502BCBF724770C591BB57183671452655C1.jpg

第六场   喝酒事故多


      时间:13:30
      地点:关东大院酒店
      主要人物:龚三哥、徐哥、三哥、钱鑫、大民
      场景:一句话,一杯酒,一辈子,一生情


      莉红把中午饭订在关东大院的888房间。
      这家酒店在市内很有名气,生意很大也很火,主营却非高档的海鲜、鲍翅,而是地道的农村风味。想来老板必然精明,他洞悉城里人在吃腻了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和更多的垃圾食品后,一定会对农村风味的饭菜情有独衷,可能也和当下流行的怀旧和返璞归真有关。不管怎样,酒店自开业以来人满为患,不提前预订根本难觅座位,可见人们的追求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这应该也能说明点什么。
      聚是中国人的传统,小到哥们、姐们、同学、同事、战友等等。没事打打电话,唠唠小嗑,拼个小桌,喝点小酒;大到各种节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体现的是热闹、和谐和情谊。
      酒则是聚的媒介,逢聚必有酒,所以才有“无酒不成席”的几千年传承。酒既是粘合、催化的好东西,也是伤身、闹事的坏东西,所谓有利必有弊。
      今天的聚会,只有一个主题-朋友。
      多半天的折腾和颠簸,一行人早已饥肠辘辘,点酒布菜,开门见山,不过也得讲点入乡随俗的规矩,桌上大哥总得先端端杯,说几句开场白。
      龚三哥当仁不让:“各位弟弟、弟妹们,今天天不错,又赶上小J一家回朝阳,咱们这帮朋友难得聚这么齐,所以得好好热闹热闹。知道你们上午去清风岭挺累,钱鑫和莉红把大家安排在关东大院,目的就是能喝点小酒解解乏。既然是我是大哥,那我先提三杯酒,第一杯和小J一家喝,第二杯和所有弟妹、孩子们喝,第三杯和几个弟弟喝......”一口气,他三杯白酒下肚。
      典型的家乡讲究:“三杯美酒敬亲人!”
      刚要接着进行,门突然的打开,徐哥笑吟吟的走进来,看得出,他的脸上微现红晕,脚步也不算利索,喝过的状态。身后嫂夫人和王哥亦步亦趋的,时时表现着要伸手扶他的架势。
      徐哥,五十出头,一米八多的个子,穿着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长脸,大眼睛,高鼻梁,倍儿亮的背头在头顶隆起煞有介事的造型。几年前认识他就这副形象,应该从未改变过。

      因为接触的机会不够多,所以不敢说了解很深,只感觉他生就的热心肠,啥事好张罗,人很仗义,遇到场合没他少热闹,有他更热闹那伙的。
      他非本地人,40年前在黑龙江讨生活,流落到本地可谓一穷二白,住铁道边的小平房,连冬天的取暖煤都没有,足见困难程度。“没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越是这样的日子,越能激发人的潜能。他凭着年轻不服输的劲儿,凭着热情实在的性格,再借着聪明和能干,竟然在举目无亲、孤立无援的他乡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立脚之地,直到混成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说“不大不小”,是缘于“大本无边,多大算大?小当无底,多小算小。”介于比普通人挣的多点,比“大老板”产业小点,所以我自定义为“不大不小”。
      当然,在承受艰苦岁月的挑战时,他也混了几个不错的朋友,人是不能没有朋友的。龚三哥、他、钱鑫、大民因为“臭味相同”,结成了生死兄弟,是不是模仿过“桃园结义”的情节不得而知,从此哥四个虽非一奶所出,却亲如兄弟。

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他的脸上,只见他端起酒杯,环视一遭,“大民呢?”三哥解释:“他和小盛去送车了,怕不让喝酒,先把车送回去了,这场合那能落下酒鬼?”
      听这话,他放下酒杯,“大民不回来,这酒我不能敬。”那语气里带着几分怨气。
      风闻他俩前段时间,亦在某次酒场合出了点嫌隙。“不会在今天、这个场合、喝酒之后......”我的心里“扑通、扑通”打起小鼓。
      大家正你一句、我一句的“攻击”他,大民和小盛进屋了。
      “大民,你不回来,我连酒都没敢敬,你知道啥意思吧?”
      大民点着头憨憨的没话。
      龚三哥说:“该你敬酒你就敬酒,哪儿那么多废话?”
      徐哥来之前,确实喝了不少酒,王哥和大嫂的话做了佐证。所以他的神经已经麻醉得不受支配,多余的话不自觉的顺嘴溜出来,包括今天、包括喝酒、包括以前的种种,有不满有埋怨有戏谑,似乎他就冲着事儿来的。
      乱嘈嘈之际,只听一声大喝:“服务员,给我上几根面条,我抽死他。”大民忍无可忍,脸上爆出红色。突如其来的变故,惊了满桌人,也瞬间凝固了空气,所有人们一下子都怔住。
      大民需要发怒吗?是因为过去兄弟情份中的舌头碰牙,还是因为现在徐哥的喋喋不休?要么就是因为今天的疲劳、小小的车祸、还有那辆撞坏的新本田.....我不想揣测,但我能理解。
      这一嗓的力度也惊着了徐哥,只见他迅速的站起身,踉跄着向门外走去,边走边说:“我-我-我走......”莉红和三哥快速的朝门口追去。
      聚会才刚刚开始,热闹便被插曲打断,像现在的电视剧,想看下一段高潮的剧情,必须耐心等待插播广告的结束。钱鑫慢悠悠地端起杯,“别管他,喝多了,一会就好了,咱们先接着喝。”剩下的人回过神来,酒也打着激灵,随着他的节奏小心奕奕地流进心里。
      沉静一会儿,我跟大民说:“你去看看吧,这会儿他应该能清醒点了。”解铃还需系铃人,事从哪起,就得从哪了。
      趁大民出去,王哥说:“哥几个,他是啥样人你们都清楚,过去确实发生了很多事,都赶一起了,又借着酒劲,所以今天你们也别怨他。何况以前这样的事(指吃喝玩乐)都是他张罗,偏偏你们今天没带他玩,他能舒服嘛?”
      是啊,马勺哪有不碰锅沿的,都是凡夫俗子,谁会永远正确?即使一家人尚有解不开的疙瘩,何况朋友之间。一个头磕在地上,就是过命的亲兄弟,更要在理解和包容之间才能越来越亲密。
      话音未落,他和大民已经进了门口。
      大民还是眯逢着眼,憨憨的笑,脸上多了释然和平静。徐哥也放松了不少,像国家领导人一样,挥起左手,颇有接见的味道,“哥几个,刚才我有点激动,不好意思啊,现在这酒咱们重喝,完事我再找个地方,给你们一一道歉。”
       当哥的就要这样,能拿得起,放得下。
      她安静的寂坐,眼睛一忽出神地注视,一忽左顾右盼,每个人的表现表情都无一例外地涌入大脑。一群有点年纪的大人,给她上了一堂社会实践课。她也要长大,也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各种场面,如何把握尺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能力。
      场面重新恢复,热闹超越预想,一段特意制造的插曲增加了剧情的跌宕。
      莉红夹了一箸菜送进徐哥碗:“大哥,多喝酒,少说话,我给你夹菜。”她的一句话,带动了几个弟妹,纷纷为徐哥布起了菜阵。大嫂哭笑不得:“看看你,作的还有功了,招这么多弟妹伺候。”
      哥几个哄笑,谈天侃地,吆五喝六,把一杯杯滚烫的烧酒倒进胃里,任酒精在体内慢慢的升温,直至烧成红红的炭火,烘烤着每一张涨红的脸。

鲜花鸡蛋

相识即缘  在2015-12-30 19: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红影  在2015-12-30 18:2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27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场缘


      时间:午夜
      地点:家
      主要人物:我、她及他(她)们
      场景:情景回放


      一段一段看似并无关联的场景把二十四小时连在一起,像一部跳跃的情景剧。若把每个人物都作出定格,怎么能说没有关联呢?因为缘贯穿其中,把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有机地联结。
      缘字很是奇妙,表面看无关痛痒,细究却别有洞天,几乎与关于生命生活生存的任何事都有刮葛。生命空间,缘是遇见,无论人与事,体验着各种偶然生出的无限精彩;生活的过程,缘是故事,每种有形无形的关系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生存状态,缘是思考,已知的过去和陌生的未来需要面对辩识,走对走错都成为必然选择。似乎多了这个字,天地人事物等等一切存在均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让生命少了苍白枯燥,生活多了高低起伏,生存也有了向往和乐趣。
      与天地自然有缘,才见证红尘百态。与父母兄弟子女亲朋有缘,方品味生死情仇爱恨冷暖。
      与她,是注定的缘。从我和妻的邂逅开始,饱蘸岁月的笔墨,每分每秒的勾画都做着同样的准备,像父母准备着我们的到来一样,想象期待兴奋惊喜,然后倾心描绘一幅爱意融融的风情画。有了她就画出深层的悠远厚重,没有她,即使再浓墨重彩,也将因淡了意境而空出太多留白,遗憾自不必说,流传价值无异一张废纸。
      所谓的苦累伴缘生随缘长,如孪生的兄弟难分彼此,该担不该担都得担,这是缘赋予的责任,从上一辈到下一辈,生生不息,概莫能外。因此不能逃避不能观望不能放任,既然接过了火炬,就没有理由中途掉队。
      由她,是无法预料的缘。科学定义里有个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和可能性,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一般以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越接近1,该事件更可能发生;越接近0,则该事件更不可能发生。相对缘,这个概念真的不敢套用。那么长时间的积累,所有人眼里她无限接近想象的1,事实却和她开了个无比滑稽的玩笑。于是,生命不得不强行转弯,在接近于0的位置重新起步,概率到底是大了还是小了呢?缘在作着倔强的争论。
      自然和科学的相对,体现了人的高深莫测,公式是僵化的,自然是复杂的,人是灵动的。
      随她,是刻意的缘。经历的大起大落,为身心积攒出认知的厚度。没有直通的高速,也没有心想事成的容易,没走过惶然惊然悚然的颤抖,哪会迎来坦然淡然怡然的轻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朝阳-沈阳,沈阳-朝阳,划出的这个圈儿,来来回回,难道不由缘左右嘛?虽生且熟,虽近却远。
      走出去的亲情,走回来的亲情,缘在血里沸腾。苦了xx,多了亲近。苦了父母,多了惦念。看不见的等待,看得见的希望,缘在心里升华。下得了的决心,耐不住的寂寞。
      她开心,她努力,她进步,我们则心升宽慰。她沮丧,她消极,她停滞,我们一定焦虑万分。缘来,牵扯每根敏感的神经,给日子弹奏出高亢和低沉。
      和他们呢?
      缘亦如遍布全身的淋巴系统,站在各自的位置,毫不迟疑地制造抗体,尽心竭力滤出各异的病原体,为生命增添免疫反应。
      三哥是一个中转点,缘于亲情。由他而延伸到其它的部位,让我的感性无限地接长:龚三哥的细致,钱鑫的真诚、大民的厚道、徐哥的刁直,小盛的直率都鲜明的丰富了我的情感厚度,以至在我的心里挥发成一种熟悉的姿态,一旦时机凑巧,这种姿态便生成某种依赖。
      她算一个触发点,他们联手创作了这样一出情景剧,为一个年轻的困惑分忧,为一份朋友的名义解难。或许在其它人的眼里并没有特别之处,情节简单到一无是处,但对于我及她来说,恰恰完成了一次重要解脱:我的负重因为分担而不再喘粗气,她的纠结因为多了见识而加了通透。缘在这样一个结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缘不是想象的虚幻,也不需追问位置和大小,它就是真实的存在,在我无法想象时的真实存在。它可以是过去时的遗忘,也可以是现在时的忽视,更可以是将来时的等待,只要生命存在,用心的去接受这个世界,缘就永远忠实的陪伴。
      于她的历练,于我的欣慰。情是缘的神经,触碰的感觉,就别论好坏,能来的都有缘,只需好好把握和珍惜足矣。
      缘来缘去,缘深缘浅。


第八场戏里戏外


      时间:周日
      地点:写字台前
      主要人物:我
      场景:闪光的电脑屏幕,一个拄腮回忆的人


      翻看每一张照片,回忆那天每个情节,一股暖流溢自心底。
      她已经走上了正轨,参加了期末考试,有消息传来成绩相当不错。一段际遇,造就了那样一个日子,如果少了青春的困惑,,她会有那发现的经历嘛?
      三哥他们也回到各自的生活,偶有电话问候。徐哥还当着不大不小的老板,照吃照喝照玩;龚三哥已经退了休,忙着为女儿找对象,忙着和麻将亲密。钱鑫比以前忙了,社会治安是他更大的责任。大民的腿被车撞了,倒在病床上康复,愿他早点好起来。小盛的车修完了,打电话约和再回去玩,欣慰之余,也难免惭愧。见到的他们经常在我脑子里闪过,真的很想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
      人生原本一出戏,戏里的他们可以变化,可以界定,可以视之无物,也可以捧腹大笑。一日的倾情演出,决定了那些故事的发生,序曲、铺垫、悬念、高潮和尾声都将在时间里风干。
      记忆是不会说谎的情人,永远脉脉无语的跟在身后,悄无声息地关注每个喜怒哀乐的表情。也就是每每拉住记忆的手,我都会生出太多诅咒,痛流年岁短,恨时光寡情,生命已在流逝里变得急促。
      由是想到生命的追逐,简单意向除了快乐,便是幸福。偏偏生活过程都想求得完美的结局,似乎达不到就要如何如何。其实想想什么才算完美,如果真的有完美,那么生活该多么乏味。无非“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奢望,人群之中,期待别人的理解,那何不首先要理解自己?
      成长过程就是日子堆积,所有的相同和不同铺出生命的路,可以肯定的是每段路都没有坦途。走进走出的人生隧道,不管热闹也好,冷清也罢,是不是有了记忆的陪伴才彰显柔情和温暖呢?偶然相遇构成必然的缘分,人生总在这样的不期而遇里增加着鲜活和期待,也在这样的历程中丰富和多彩。
      戏外总结才发现真实,每一天既然无法预料,那就欣然面对。人似乎无法主宰所有的未知和发生,站在过去和现在的天平上,就让过去的过去吧,何必停留在过去的情结里给自己添无谓的堵呢?同样知晓一切该来必然会来,除了坦然接受没有其它更恰当的选择。珍惜今天的拥有,才会在生命里沉淀越来越多的美好记忆。
      戏里戏外,牵动着心跳张力,无法自持的开怀,留一点墨迹消遣。戏说趣日,给心事打上的记忆标签。


鲜花鸡蛋

夏雨朦朦  在2016-1-13 09:0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相识即缘  在2015-12-30 19:2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红影  在2015-12-30 18:2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3568) 鸡蛋(1)
发表于 2015-12-3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完了么
是不俺的沙发
鲜花(3568) 鸡蛋(1)
发表于 2015-12-3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吧
喜欢老唐发文字
可是吧
老唐每一次洋洋洒洒
遗憾吧
俺就是没时间好好看认真的读
没福享受
都是一目十行
重点是第四场惊魂
也跟着慌了
出门安全是第一
时刻警惕保安全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5-12-3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她展开的一段丰富的生活场景,每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却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是唐哥身边的,也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我们就和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一群与生命紧密相连的人和事,共同演绎着今世的人生。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5-12-3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身上凝聚了多少爱和父母殷切的希望,是唐哥着墨最多的人。
为了她,用心良苦却甘之如饴,如此深切的爱。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5-12-3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场景印象很深刻,溜车的时候,车里有人咋没人想起去拉手刹?还有,车外的人在车轮下垫块石头比拉反光镜效果好。
那个小山村的场景也和震撼,如此纯净无染的所在。很吸引人。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5-12-3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趟讨她欢心之旅,不但让她雪到了不少,也让随行的人各有收获,尤其是唐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2-23 00:18 , Processed in 0.08478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