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散文] 漫话秦腔 [复制链接] (29/1545)

鲜花(8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土飞扬 发表于 2016-12-15 22:51
梅姐的字,就是如此,如面对面的谈心,亲切温暖,又长见识,每每读过都收获很多。

一曲秦腔,高亢嘹亮, ...

谢谢飞扬的点评!西北人的情怀就是直爽,朴实。秦腔的魅力只有你深入其中才能领受。
鲜花(688) 鸡蛋(4)
发表于 2016-12-1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梅 发表于 2016-12-16 14:56
问好金缕衣“白鹿原”电影看过了,那只是西北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想要真的了解还是看原著,电影 ...

电影更立体生动一些,只可惜剪得七零八落
鲜花(8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城 发表于 2016-12-14 15:50
随着笔墨戏场转一圈,台上世界台下世界互相滋养,艺术与精神娱乐热闹纷呈。
模糊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经常看 ...

看来连城妹妹和我的老家相距不远了,秦腔的熟悉也很早就知道了。
鲜花(8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缕衣 发表于 2016-12-14 20:14
地方戏曲一直是灵魂里的一曲赞歌,高亢激昂,是激励生命的血色,秦腔犹烈

就是,谢谢金缕衣!
鲜花(688) 鸡蛋(4)
发表于 2016-12-1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梅 发表于 2016-12-16 15:00
就是,谢谢金缕衣!

不客气,感谢您分享的关于秦腔的记忆
鲜花(8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漠 发表于 2016-12-14 21:54
秦腔,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传统之美。
曼妙在指尖的美,却是梅姐带来的文字盛宴。

小漠有机会去西北听听秦腔,那种感受会很激动。南方的戏曲,有南方的特点,多了阴柔之美。
鲜花(8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秦风 发表于 2016-12-15 11:19
雪中梅好,

看你写戏曲,让我特别的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看戏曲情景啦,

秦风说得是,那个年代流行的文艺节目,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喜欢了,而我们的父辈们,仍然在努力做着传承的工作,这也是令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欣慰的事情。问好!
鲜花(5777) 鸡蛋(35)
发表于 2016-12-2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城 发表于 2016-12-15 16:23
报告,有个字不认识

wu第四声,是额们这儿滴地方剧,嘿
鲜花(5777) 鸡蛋(35)
发表于 2016-12-2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梅 发表于 2016-12-16 15:02
小漠有机会去西北听听秦腔,那种感受会很激动。南方的戏曲,有南方的特点,多了阴柔之美。

可不是么。每个地方都有他独有的特点,秦腔可是真真有名滴哪
鲜花(279) 鸡蛋(0)
发表于 2017-1-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字,吾细细地读了一遍,宛如进入了其中,仿佛自已也在秦腔戏的现场,那一种扑面而来,令人如在目前.

地方剧种如何传承,如何保留,这对于国人而言,是一个大问题.秦腔,说实话,我真没听过,实是人生一恨,不过,仅以川剧论,我也没听过几次,不是不爱,而是根本不知道,在何处可以听,更别说比我还年轻的后辈了.咱们的媒体,总是揪着强哥们的那些事,死缠烂打,无聊得令人一呕,居然,还那么的火?是我OUT了,还是这个社会,有点轻微的哗众取宠呢?

愿秦腔永远常青,永远接地气,成为另一种熊猫式的活着的文化活化石,那才好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3 17:08 , Processed in 0.04851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