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诗,估计很多人都熟悉,这首诗就是在我土生土长的地方写的,在唐朝隶属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我想在唐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应该是荒漠一片,冬季的时候,北风卷地,蒹葭苍苍,枯草凄迷,黄沙漫天~记得小时候,冬季的家乡,依稀还有黄沙弥漫,枯叶,蒹葭白头,冰冻的河流,雅雀噪斜阳,苍鹰悬空,岸边白草苍苍的景象。如今,都已被高楼,灯火覆盖~
前两天在论坛回帖,连城问我能不能参加同题(同读雨抒怀,老物件)活动,当时,我回答,家里没有老物件,回家后突然想起,奶 奶去世的时候,留下的地契,记得奶 奶去世后,妈妈在整理奶 奶遗物的时候,发现柜子的塑料袋里,有一包,陈旧的黄纸,打开后,才知道是地契,当时看了几眼,并没有太感兴趣,我看了后,很感兴趣,就收了起来。那时我就是十几岁吧,以后很长的时间也没有仔细看过。
前几年,曾经拿出来自已仔细看了看,令我很惊讶,我的家族,在京南至少生活了二百六十多年,年代最久的地契,是道光二年,最近的年代也是宣统、民国时期的,时间没有间断过,这期间的土地转让、买卖。面积的大小,也记录着我们家族的兴衰历史,但是我却从没听奶 奶讲述过,老一辈的故事,后来听妈妈说,也许是怕文革期间被批斗吧。
通过文献,了解到,我家生活的地方,在清朝时候叫 南海子,也叫南苑,明清时代的燕京十景“南囿秋风”就是这里,大家都知道京城著名的后海,与之齐名的南海子早已被遗忘了,可能那时候的京南属于穷乡僻壤,不被人关注吧,其实南海子的秋天是很美的,后来南苑的四大行宫被八国联军焚毁,抗日战争期间,又被日本的飞机把残存的旧址炸毁。包括,团河行宫,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和南红门行宫。位于南海子南部偏西的团河行宫是四座行宫中最为豪华的一座,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疏浚团河、凤河时开始修建,乾隆四十二年(1777)竣工的。这期间正逢乾隆盛世中期,国力强盛、库府丰盈,封建统治者不惜工本,全力打造他们的娱乐场所。这座行宫充分吸取江南风景园林以景取胜的特点,就地掘土成湖,余土堆积成山,山上广植奇花异草,利用团河之源--团泊的碧水清流环绕山石林木间,楼阁曲廊掩映于苍松翠柏中,经过长达5年的精心营造,一座颇具江南水乡风韵的皇家园林终于落成。团河行宫占地400多亩,分别以两个团泊为中心形成东4两个风景区,四面砌筑长达四里的围墙,园内的璇源堂、涵道斋等主要建筑瑰丽辉煌,裕性轩及西侧的澹思书屋和东侧的陶春室典雅幽静,陶春室内有乾隆皇帝御题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珠源寺、镜虹亭、漪鉴轩、怀清堂等建筑分布于碧水青山之间。
我们家的位置属于南海子的一角,解放后,还有过一段南苑围墙的遗址,可惜没有保存下来,至今我们这里的地名依然保存有西红门,南大红门,我们这儿还曾隶属过直隶,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还不同于,老北京的四九城,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代称。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最早大家公认的京城面积并不大,就是所谓的四九城,出了城就是郊区了,不像现在北京市的面积那么广。如今的北京已经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我却深爱童年记忆里的景色,现在我才知道,也许祖居百年来,我的骨血已经流淌着家乡一草一木,了,我深爱这片土地,但不是现在的样子,今夜我要梦回大唐,回到那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年代~
*
离情
千里朔风扫月明
孤灯相伴赋诗情
寒宵寂寂人初静
独上阳台望太清
七绝一首,纪念我的远去的亲人......
非鱼 写于 2017.12.2
奶 奶留下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