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327)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玲珑 发表于 2024-7-23 17:27
所以词林正韵中只有三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应该还有阳平,只是归结到平声里边了。

我这个说法其实不严谨的,“词林正韵中只有三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调还是四种,只是在涉及韵部时将上声+去声统一到一起了。

词林正韵是在大清年代修订的,平声已经分为了阴平/阳平,所以你这么说也对;但词林正韵的目的在于统一规范写词的用韵,它是依照唐宋名家的词如何押韵而“反推”得来的,所以依照词林正韵,大宋名家们的词一般不会失韵。但唐宋年代是没有阴平/阳平之分的,所以词林正韵制定年代虽然有阴平阳平,但其目的是不讲他们区分,因为它在建立在宋词的统计基础上的韵谱,那时平声并无阴平阳平。这些都是蒙元南侵大宋一统江山后才逐步出现的。
鲜花(1327)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24-7-23 14:45
呵呵,这阿紫呀,真太累,我都觉得要呼吁现在这个爱好圈子里的人来改变,那是绝对困难,甚至被责难。现在的 ...

我就灌灌水了,平常也就用用平水韵。不是它不可以取代,而是我写诗少,没时间整这些东西,平水韵足够了。
中华新韵的相对不成功,估计是它和平水韵太过脱节有关,将平仄/声调以及韵母部分完全重启炉灶,根本没有考虑平水韵的感受。我觉得读了一些古诗词的人去阅读新韵写的诗词,总觉得有些不合拍的感觉。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套诗韵,如果得到官方支持,普及率应该强于中华新韵。毕竟它对中古韵在平仄/声调上是妥协的。我觉得官方不支持中华新韵的话,它基本上会没有市场。
头像被屏蔽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24-7-23 21:0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鲜花(10445) 鸡蛋(9)
发表于 2024-7-24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4-7-23 19:58
我就灌灌水了,平常也就用用平水韵。不是它不可以取代,而是我写诗少,没时间整这些东西,平水韵足够了。 ...

上海古籍出版在国内有着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上世纪初接续前清文化都有着领导地位,因为它也是中华书局的成员,是上海的编辑部,那个时代文化中心无非就是北平和上海。为啥中华新韵得不到广泛推广,其原因就是无法和古人诗词脱节,就是学的是古,而应用是今,大家都觉得难以合辙,所以排斥情绪多多,但至少没有反对自由体诗的普及,在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格律诗词几乎被冷却,只有毛主席的诗词被广泛深入全民内心,但民众只是接受这些诗词的内在含义,并不懂这种写作技巧,就连学校里绝大多数语文老师也不懂。随着文化的舒展,爱好者突增,网络就势把便捷推向了广众,从而也让聪明的爱好者跨入门槛深入内阁。皮毛者也把自视甚高,从而把自己写的一些文字编辑刊印售卖。

鲜花鸡蛋

紫荆棘鸟  在2024-7-24 11:0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0445) 鸡蛋(9)
发表于 2024-7-24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水三千 发表于 2024-7-23 14:50
你欺负人家小姑娘啦?

我被她欺负还差不多

点评

那才对嘛,嘎嘎。。  发表于 2024-7-24 09:58
鲜花(3951) 鸡蛋(100)
发表于 2024-7-2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4-7-23 19:18
哈,谢谢洛水。我是罗嗦惯了,其实就一句话,这个韵谱是介于平水韵(其实看起来更像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 ...

我喜欢有研究精神的孩子,看过你的一些文字,知道你是个愿意读书而且又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而且涉猎很广。

点评

惭愧,过誉了...而且现在也不怎么读书了。  发表于 2024-7-24 11:03
鲜花(3951) 鸡蛋(100)
发表于 2024-7-2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24-7-24 07:46
我被她欺负还差不多

你的相关意见帖在哪里,我去瞧一眼。。
鲜花(3951) 鸡蛋(100)
发表于 2024-7-2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水三千 于 2024-7-24 10:56 编辑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24-7-24 07:42
上海古籍出版在国内有着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上世纪初接续前清文化都有着领导地位,因为它也是中华书局的成 ...


三个误区
1.古代的诗词人民群众也不懂,那时候识个字都是很难的事。
2.毛主席的诗词写作技巧很高滴。
3.毛主席的诗词深入人心,那主要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的功劳和其他一些原因。。你觉得一般老百姓能懂秦皇汉武哪,还是成吉思汗哪。。老百姓能懂的是“为人民服务”。

鲜花(3951) 鸡蛋(100)
发表于 2024-7-2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4-7-23 19:18
哈,谢谢洛水。我是罗嗦惯了,其实就一句话,这个韵谱是介于平水韵(其实看起来更像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 ...

平水的流行其实也是误打误撞的事,我与朋友交流时,写过一个相关的回帖,我去找找。

鲜花鸡蛋

紫荆棘鸟  在2024-7-24 10:5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3951) 鸡蛋(100)
发表于 2024-7-2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水三千 于 2024-7-24 10:32 编辑
紫荆棘鸟 发表于 2024-7-23 19:18
哈,谢谢洛水。我是罗嗦惯了,其实就一句话,这个韵谱是介于平水韵(其实看起来更像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 ...


这是和另外一位朋友聊音韵时我的一个回帖,摘录其中部分吧,上下可能有些不接:


古代音韵比现在细得多。当时平水是分了106韵,广韵是分了206韵。而我们的普通话是39韵,目前保存相对最多的是客家话也只有56韵。所以,按我们现在的读法,是没有办法明白当时的划分标准的。

其实平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韵。魏晋唐是《切韵》,宋是《广韵》,然后有了《中华音韵》、十三辙和新韵。《平水》是南宋时私人编写的,到现在连作者存在争议。在宋朝,韵书修改是很严谨的事。不可能如此草率。能查到的比较清晰的是元刊本的《平水韵略》和清康熙的《佩文韵府》。《佩文韵府》其实就是抄了一遍《平水》。入《佩文》大概是平水后来能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不是有过“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的说法么。

韵不韵的,一直存在争议。我的态度是,如果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创新,那就先老老实实学习。弄明白了,再去谈什么破或者立。当年白话运动时,旗帜最鲜明的郁达夫,但人家的古文功底是一流的,他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写得多好看。所以,专业的事,还是让内行去做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1-15 20:08 , Processed in 0.13190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