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753) 鸡蛋(3)
发表于 2025-7-2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聊聊大宋

文:初秋


唐宋元明清,大家都会背,也潜意识中把宋当成一个大一统的正统中原王朝。可是宋如果算是大一统,就算北宋也是王朝中最小的大一统。


北宋时,北方有强大的辽,燕云十六州就没被宋纳入过领土一天,西南还有大理,西北有西夏,宋的领土一直小得可怜,小得配不上汉唐明清。宋真宗和大辽的澶渊之盟,协定宋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这里的兄弟中,辽是兄,宋是弟。


辽的彊域是比宋大,对外的影响也比宋大,西域以及以西诸国实际上把辽当成“中国”,只知有契丹,不知有宋。


辽的国民并不只是契丹族,可能汉人更多,用汉制,也有科举,辽地的汉人当宋同样也是小弟,没有被宋统治过一天,自然也不会对宋有什么归属感,估计他们眼中看宋就和我们现在看台湾差不了多少,是偏安一方的地方政权罢了。


辽后有金,宋联金灭辽之后再被金取了东京和徽钦二帝。宋室南渡,南宋疆域更小。南宋与金的和约比北宋与辽更次一等,从兄弟之国的弟变成了父子之国的子。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宋金以淮河为界,自此大半个中国北方都和宋再没关系。


大家读南宋故事时,都会挺主战派,骂主和派。所谓文官主和,武将主战。宋一向重文轻武,武将晋升只能靠战功,不战哪来的功?从经济上,战的成本远高于和的成本,那点儿岁币和战争的开销比起来,真是不值一提。文官要管着经济,当然更乐于算经济帐,并不只是“卖国”两字可一概而论,更何况战就一定能胜?很大的可能是不胜。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在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的古代,芸芸众生最大的奢望只是吃饱穿暖。战事一起,官府要征粮征丁,百姓的生活水准自然下降许多,所以从民意上也没太多人想战,将养生息才是民间最大的呼声,而不是北伐,那么远的地方,普通人一生也去不到,为什么要为之卖命呢?


北方多骑兵,农耕为主的汉地,不可能有大片的土地当作牧场,所以南宋本土马匹不多,历史上的茶马互市,便是以汉人的茶等物质和藏以及游牧民族换马,但数量根本不足以组建大量的骑兵,因此汉人队伍主要以步兵为主。


步兵的特点就是易守难攻,守阵可以,站好队形举着盾牌等人冲过来拿长矛捅就是。守城也可以,进攻的话,两条腿的人向四条腿的马冲阵,常识上差不多就是笑话,人家想打就打,想跑就跑,你根本追不上。


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和平了一百多年,南宋的经济产值能发展到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也是有主和派的苦心在的。但是从疆域上来说,此时的宋和大一统更不沾边了。金朝占着北方,统治着人口众多的汉人,对南方的战争胜多负少,南方一直以儿皇帝自称。北方汉人的意识中,唐之后是辽,辽之后是金,这才是正统王朝的更替,和宋没什么关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像当初联金灭辽一样,南宋后来又天真地与虎谋皮了一回,联蒙灭金的结果,让宋终于要正面承受蒙古的铁蹄。


说起蒙古,今天的人们下意识地就觉得无敌,但是却很少人思考蒙古的无敌靠得是什么。有句老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对蒙古队伍并不成立。蒙古队伍的战争是攻到哪吃到哪,比现代日本人的三光政策有过而无不及。蒙古队伍每攻一城,都是周边掠夺之后,驱赶百姓和战俘在前面先攻,称为驱口,用驱口来消耗守城的弓箭滚木擂石等资源,并且基本每攻一城,必屠一城。


辽金攻宋,想得是攻下来经营,蒙古队伍南侵,理想是把广大的中原以及江南变成蒙古人的大牧场。蒙古的野蛮和对文明的破坏,比二战的德国有过之无不及。所以现代中国人不要动不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地为之吹捧了,若当后来的大元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那么蒙古的强大,实在不值骄傲,而是我们历史之耻。


另外,我上面只提蒙古队伍并不提蒙古人,是因为蒙古队伍中不管是土兵还是将领都有大量的北方汉人,这些没受过宋一天统治或皇恩的北方汉人以及金朝遗留下来的汉军世候们,攻打起南宋时只当是为王国开疆拓土,并不会有别的心理负担。


崖山一战,十万军民投海,陆秀夫抱着小皇帝也在其中。元朝的汉人将领张弘范立碑“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宋正式灭亡,这是汉人王朝的第一次完完全全的亡国灭种,历史翻开了另外的一页……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500 鲜花 +10 收起 理由
蕙心如兰 + 500 赞一个!
那年夏天 + 100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蕙心如兰  在2025-7-30 15:4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跑调天后  在2025-7-29 21:2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千行  在2025-7-29 16:4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高雨寒  在2025-7-29 16:1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高雨寒  在2025-7-29 16:1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婉清扬  在2025-7-29 14:21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婉清扬  在2025-7-29 14:1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婉清扬  在2025-7-29 14:1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婉清扬  在2025-7-29 14:1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澜天  在2025-7-29 13:1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那年夏天  在2025-7-29 12:4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那年夏天  在2025-7-29 12:4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风姿花  在2025-7-29 11:5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816) 鸡蛋(2)
发表于 2025-7-2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的文笔,带着一种 “祛魅” 式的冷静与通透。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以平实有力的叙述,将两宋历史从传统 “正统叙事” 的框架中剥离出来。更难得的是字里行间的思辨感,不流于情绪宣泄,而是以 “芸芸众生只求温饱” 的视角还原历史现场,让读者在平实叙述中自行咂摸历史的多面性 —— 这种 “以理服人” 而非 “以情动人” 的笔力,让历史的解读更显厚重与可信。

鲜花鸡蛋

那年夏天  在2025-7-29 12:45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7030) 鸡蛋(6)
发表于 2025-7-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秋的文字娓娓道来,读文字感受历史。那么多的过往不过也就是历史薄薄的几页
鲜花(480) 鸡蛋(0)
发表于 2025-7-29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什么历史
全面深入地了解以后
总是苦辣酸甜五味杂陈的

鲜花(4080) 鸡蛋(3)
发表于 2025-7-2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跟着才子家长涨知识。
鲜花(4080) 鸡蛋(3)
发表于 2025-7-2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皇帝逃难到我们这边,有太子洞等多处历史遗迹。
鲜花(1977) 鸡蛋(4)
发表于 2025-7-2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初秋学习历史,真长见识啊,对宋,对蒙古,更新了认知
鲜花(679) 鸡蛋(0)
发表于 2025-7-2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7-29 13:19
无论什么历史
全面深入地了解以后
总是苦辣酸甜五味杂陈的

历史没有真相,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并不一定或者说肯定就不是真实的历史!
鲜花(679) 鸡蛋(0)
发表于 2025-7-2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宏大社会背景下的细节呈现,成功者才有写史的权力,所以也就难免失真,我们所了解和读到的历史真假掺杂!
鲜花(480) 鸡蛋(0)
发表于 2025-7-2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行 发表于 2025-7-29 16:43
历史没有真相,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并不一定或者说肯定就不是真实的历史!

你说得很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8-23 02:28 , Processed in 0.03419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