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虚无缥缈[水楼] [复制链接] (7831/54112)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皆乐自生苦心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甘其心尔。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122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答樵讴:是指樵夫一边砍柴一边唱歌。讴,齐声同唱,谷答是指山谷间的回音。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161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人一般都被虚荣心和利禄心所困扰,所以一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大苦海。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世界另一面是白云笼罩下的青山翠谷,屹立在奔流河水中的奇岩怪石、迎风招展的美丽花卉、呢喃歌唱的小鸟,以及樵夫一边砍柴一边唱歌时山鸣谷应之声,这时人们才会恍然大悟人间既非尘嚣万丈,世界也并不是苦海一片,只是人们使自己的心落入尘嚣堕入苦海而已。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乐于助人,奖励 18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婆婆问赵州和尚:"我是身具五障的女人,怎样才能免除这五种障碍呢?"赵州和尚答道:"你要祝愿你之外的一切人都升入天堂,而你自己永沉苦海。"古印度的婆罗门认为女人有不能成为梵天、帝释、魔王、天王、佛陀这五种障碍,于是就产生了只有变成男子才能成佛的可笑之极的说法。而赵州和尚却说:"我不愿你生于天界,你要永沉苦海。免却五障的方法就在那里,从身外是寻求不到解脱的。"赵州和尚的言行所体现的大慈阐提思想正是大乘佛教的精髓。默默地替人受苦,便可进入无可企及的精神天堂。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象皆幻智者须达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147 元 草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中之尘:比喻人及一切生物的渺小。

影外之影:指身外的名利权位如镜中花水中月转眼即逝。

上上智:最高智慧。

了了心:了当形容词用,明白、理解的意思。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过年老板派红包,赚了 12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来比,我们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可见地球上的小小生物和无边的宇宙一比,真是尘中之尘;就漫长绵延无限的时间来说,我们的躯体犹如短暂的浪花泡沫,何况那些比生命更短暂的功名利禄,如果和万古不尽的时间来比,真像过眼烟云镜花水月。一个没有高深智慧的人,是无法明白这种道理的。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维摩经》说:"巍巍须弥山,可纳于一粒芥子中;四海之水,可容入一个毛孔里。"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四周都是海洋;就是这样的高山也可以装入芥子粒中,就是这样的巨海也可以放进毛发之中。唐朝李勃是位大学问家,曾读书破万卷,时人颂称"李万卷"。有一次,他去造访庐山归宗寺的智常和尚问:"佛经中说:’毛吞巨海,芥纳须弥’,我百思不得其解,望师傅指教。"和尚于是反问道:"人们都叫你’李万卷’,那你小小的头脑中是怎样装进万卷书的呢?"李勃恍然大悟。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能隐于世外,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碰到人。你必须与之相处,因为人无所不在;你必须了解人,因为你永远无法独自成功。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人每天都不得不重复着同一个古老而新鲜的游戏--与人打交道。这个游戏的古老在于,人类就是这样不弃不离地走过了千年万年:彼此热爱、彼此争斗;相互支撑、相互抗衡;充满善意、暗藏险诈;体谅对方、误解对方……这个游戏的新鲜在于,造物主似乎开了个玩笑,它让每个人都独具个性与特质,你不能将人简单地分类,甚至不能按照同一种方法与两个人相处,这真是件有点麻烦的事情。在今天,各种各样集古圣先贤思想精髓的处世之规之所以大行天下,无非是因为谁都想找到了解他人并与之相处的捷径。的确,这条捷径是存在的。然而,你每天都像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不断地结识人、暗暗地琢磨人、试图了解人,但穷尽一生,你也未必能真正地读懂某个人,哪怕那个人是与你最亲近的。那些或圆融、或世事洞明的人际智慧在关键时刻不一定能帮你的忙,这绝不是大师们的错。你可能根本没有方法或没来得及体察他人,就做出盲目的判断并急于采取行动了--换言之,只有熟练地学会阅人,那些处世规则才能被派上用场,从而游刃有余地行走于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9-2 01:54 , Processed in 0.0327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