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一刻] 虚无缥缈[水楼] [复制链接] (7831/48557)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的诗说:"凡事不如都放心大胆去做,至于成功失败一切听凭天意。"晁补之的诗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做,以期望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主张放任身心容易使人流于狂放自大,主张约束身心容易使人流于枯槁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自己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对一切事做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股票分红,赚了 191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祖法演和尚说:"释迦也好,弥勒佛也好,都是他的奴仆。他是谁?"无门和尚对此颂道:"他弓莫挽,他马莫骑。他非莫辩,他事莫知!"真正重要的在于自己,公案中的他是第三者的他,而颂偈中的他是自他不二的他,这便是诗的妙处。如果是真的自觉者,是确立主体性的人,是不需要剽窃他人的学识,也不会随人后随声附和的。而且,从自他不二的心境出发,他人之非即是己之非,怎么能恶语相向呢?简而言之是他事莫知。数别人的钱对自己有什么用呢,一无所得。只有自觉无位的真人,随处作主,无拘无束地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禅者。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过年老板派红包,赚了 134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彰:明显。

德我:对我感恩怀德,此处"德"当动词用。

泯:消灭,泯灭。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乐于助人,奖励 17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怨恨都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了解的人会发出赞美,不了解的人难免有所责难,所以行善与其要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恩惠不能普遍施给他人,得到恩惠的人会心生感激之情,得不到的人会发生怨恨之声,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还不如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虚无缥缈 头上,虚无缥缈 赚了 183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一个人做了点好事不求人报答,也不难,难的是一个做了点好事,谁也不知道,他也不想告诉任何人,但心里总有那么一点遗憾,好像若有所失似的。鲁穆公问子思:"听说你做好事,不要别人称赞你,真是这样吗?"子思回答:"并非如此。我做好事总希望有人知道,这样便会有人称赞我,这也可以从中得到勉励。这只是我的希望,并非都能实现。雄鸡报晓是一件好事,若说雄鸡不倦地报晓不想让人知道,以免别人夸奖自己,说这话的人,不是虚妄便是愚蠢。"子思做好事是希望得到别人报答的,没有报答的勉励,子思做好事的劲头就会受到影响。可见子思的境界并不高。子思以为他做好事是为了别人,但不知道他为别人做好事的同时也是为自己。他为别人做好事当然方便了别人,但同时,他为自己积累了善行,修炼了德操,为了自己的事唯恐天下不知,这不是涵养太浅薄了吗?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舍毋处疑恩不图报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发帖际遇]: 虚无缥缈 在网吧通宵,花了 12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己:就是牺牲自己。

毋处其疑:不要存犹疑不决之心。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一个人在关键时刻需要做自我牺牲,就不应存有计较利害得失的观念,有了这种观念就会对自己要做的这种牺牲感到犹疑不决,那就会使你的牺牲气节蒙羞。一个人想要施恩惠给他人,绝对不要希望得到人家的回报,假如你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回报,那连你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也就会变质而面目全非了。
鲜花(1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这应该说是一人善举,可他逢人便说,我为某某做了什么什么啦,也许他不是为了说才去做的,但他逢人便说却成了恶行,因为他利用了自己的一次善举。他不知道一个人并不因为他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也不因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成了一个丑恶的人。他不知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难的是遭到误解,身处逆境也仍然做好事。他更不知道他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客观上是帮助了别人,主观上却帮助了自己,也就是说,他既是为别人做的,也是为自己做的,他为自己积累了善举。有了这样的想法,一个人才会看重自己所拥有的,看轻自己所没有的,同时看见自己所拥有的,看重自己所没有的。有了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一个人才会不宠、不惊、不骄、不躁、不怨、不怒,追求自己所没有的,正确看待自己所追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1 08:52 , Processed in 0.07947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