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177) 鸡蛋(5)
发表于 2012-12-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读!学习了!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2-12-1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学习了,问好铁鹰老师。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影 发表于 2012-12-14 23:27
我也来学习了,问好铁鹰老师。

问候红影。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读史。多一点历史知识就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比如我们喜欢文学的人可能都知道三个字“赋比兴”,可这三个字什么概念,从哪里出典?未必都了解了。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2-12-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铁鹰 发表于 2012-12-14 18:43
关于《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
 
《文心雕龙》的全书,是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当然,由于南北朝时 ...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这段对神思的描述气势很大,也很形象。这样大气的文字古文里满多的,思路很开阔。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文学离不开情理,立意为先。发乎于情,美乎于辞。
没读过《文心雕龙》,通过介绍,觉得是本恢弘的巨著。先了解后阅读,也是种不错的方法。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影 发表于 2012-12-14 23:54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

刘勰才思敏捷,文笔华美、篇章弘大,可谓字字珠玑。
鲜花(665) 鸡蛋(3)
发表于 2012-12-1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铁鹰 发表于 2012-12-15 00:05
刘勰才思敏捷,文笔华美、篇章弘大,可谓字字珠玑。

先被勾起兴趣,才有可能定下心看大部头的书籍,你的介绍恰起到这样的作用。谢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

《文心雕龙》关于批评的论述颇多精到的见解。其中《知音》篇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探讨批评问题的较早的专篇文献。它提出了批评的态度问题批评家的主观修养问题批评应该注意的方面等。有些论述虽然带有经学家的气息但不少论述都是较精辟的。

例如关于批评态度问题刘勰非常强调批评应该有全面的观点。因为作家的才能禀性不仅“修短殊用”“难以求备”(《程器》)而且由于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丰富而多样的因此批评家就不应“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否则就会出现“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现象。

又如对于批评家他特别强调广博识见的重要性:“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并且根据桓谭的“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全后汉文》卷十五《赋道》)提出了一个在后世非常出名的论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知音》)认为任何批评中的真知灼见只能是建立在广博的学识和阅历基础之上的。

这些意见不仅对当时作家们“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曹丕《典论论文》)“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植《与杨德祖书》)的不良批评风尚具有积极的针砭意义而且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作为一个批评家来说刘勰有时也是缺乏应有的识力和判断的例如他对杰出作家陶渊明竟一语未及。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勰关于文学批评的问题真是非常有见地,就目前的论坛而言,就有许多的“批评家”恰恰是那种“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的现象。他们是那样的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完全不懂得:“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道理。分明是自己“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却在那里“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0 04:43 , Processed in 0.0490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