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虽然从本质上讲都是善的,但人的善性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章句上)在这里,孟子强调人内心对善性的体会、领悟在于理性的思考。只有通过深入的、理性的思考,才能把握人心性善的本质,耳目不被那些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和诱惑,从而偏离了人心性的本质,出现心理失衡,行为失措,甚至走向反面。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通过长期的潜心领悟,才能存心养性,达到加强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理想的道德人格。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性善尽管是人普遍的本性,但并不是人人都愿存心养性,并不是人人都有一颗善心,并不是人人都有善行。对此,该如何应对?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的办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只要自身身正,那就会走遍天下,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章句上)从深刻的反省中,反思自己对别人的爱是否真诚,管理别人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尊敬别人是否充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正是自己言行的反照,只有不断在自省中矫正,才能做到正确无误。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能责怪、怨恨别人比自己强,而要以自身找原因,才能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这个比喻并不一定切贴,射箭固然主动权在射手,但靶心是死的,不像人心是活的,是变化无常的,因而射中靶心应该并不难,要射中人心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那些依然保存着天生的善心者以善待之,当然会得到善报;对待那些心性已经变得不善者,以善待之,还会有善报吗?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能奉劝一个杀人不眨眼,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如何让一个贪财好色、巧取豪夺、爱财如命者,慷慨解囊,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呢?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仅仅用善待之,是无用的。对性善者善待之,对性不善者,不善待之。应该是切实可行的态度和方法。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心养性乃为人之道,抑恶扬善不也是君子之道吗?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反求诸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7 14:09 , Processed in 0.0456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