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聊聊韩信
说起看书,我觉得大体是这样的:女人一般喜欢看言情小说,看星座书和有关吃穿娱乐等时尚类的杂志; 男人则喜欢看事实传记,天文地理类的书。
就拿我自己来说,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也都是停留在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上了。
所以每每看见有聊历史题材的事件,也都得现去查下资料才能想起一二来。但唯独现在大家 扯的韩信,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韩信一生的功绩荣辱沉浮,却能立马在脑海中跳跃出来,这是因 为与韩信有关的典故和成语简直太多了,而想要知道这些典故成语的出处,就必须了解背后的故事。所以说韩信虽然不是什么重要历史人物,只是一位西汉开国功臣,但是有关他的故事,比起 一些帝王将相还耳熟能详。
这些成语典故,能串起韩信的传奇一生,也能反映出韩信所处年代的历史大事件。我觉得几个著名成语可将韩信的一生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
一是,颠沛流离阶段, 韩信早年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时候,受到过一位洗衣婆的恩惠,总跟他分些饭食来吃。 韩信也经常受到歧视和冷遇,一次被一群恶少当众羞辱,当时韩信想了许久,还是默默的从对方的裤裆下钻过去,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后来韩信立了战功,被封王以后,他不忘去答谢洗衣 婆,赠予了黄金一千两,这就是“一饭千金“的由来”。而韩信的“胯下之辱”的隐忍也成就 了他成为了大将军,也给他后面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以上两点充分说明了,韩信是一位知恩图报能屈能伸之人。
二是,怀才不遇阶段, 韩信因为不被项羽重用,经张良写了推荐信,跳槽去了刘邦处,韩信不想因推荐信而被重用, 因此没有拿出张良的信,刘邦以为韩信出身低微,又没看见张良的推荐信,没有加以重用。只是让他去管理了仓库,还是萧何暗中观察,发现韩信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进, 把旧粮从后门运出,从而使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韩信的“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无疑是仓储管理史上的创举。
韩信因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时,萧何发现后才能果断的连夜追 赶,这就是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也是京剧的一个著名曲目。
三是,充分展现“兵仙”阶段, 韩信得到刘邦的重用后,打了许多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战役。最为著名的就是辅佐刘邦打开 了进入关中的要塞之地。当时刘邦在去项羽分封给他的巴蜀汉中领地时,烧毁了栈道,以麻痹对方。 当刘邦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决定挥师东进,韩信便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刘邦 才得以顺利挺进关中,站稳了脚跟,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再就是以少胜多的井陉之战。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 主动地位。而韩信的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都是新招募来的新兵。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所以赵军将 领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韩信分析双方实力察看地形,神奇布阵。交战开始,几个回合后韩信下佯装逃跑。
赵军见状以为汉军败局已定,纷纷抢先立功,竟空营而出,汉军因临河而 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这就是著名的 “背水之战”,也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四是,可悲可叹的下场。 刘邦战胜项羽称王后,将一些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 的韩信封为"楚王",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最后又是被萧何设计由吕后诱骗至长乐宫杀死,
韩信在临 刑之前发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这也就是“兔死狗烹” 的成语,比喻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卸磨杀驴。韩信最后死在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
纵观韩信的一生虽然有才有某,能隐忍,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但是他自身的短板也非常明显, 从他的多次跳槽就能看出他求官心切,如果满足他的要求,他才会去奋勇杀敌,到最后也是有点功高 震主,让刘邦吕后对他有了猜疑,再加上他的多次出言不逊,没把领导放在眼里,因而招来了杀身之祸。这也是韩信的悲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