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644) 鸡蛋(2)
发表于 2012-12-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圣”,就是能够独立创造的人;所谓“明”,就是能够继承阐发圣人学说的人。

这要求还真不高。谁都可能独立创造,谁都可以是圣。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泊 发表于 2012-12-29 23:37
人可真是看得起自己,刘同志把人类推上了极限高度。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人类,没有我们自己,世界就与 ...

其实很有道理的,没有人世界存在与否都没有意义。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体会

《征圣》是《文心雕龙》的第二篇。“征圣”就是以儒家圣人从事著作的态度为证验,说明儒家圣人的著作值得学习。

刘勰是很推崇儒家的,这是刘勰的一种观点,并不是绝对真理。我本人并不完全赞同,儒学的确有许多经典,但是也存在不足。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圣人著作可征验的内容。刘勰举出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化,二是事迹功业,三是个人修养。根据圣人重文的这三个方面,他认为“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是写作的金科玉律。刘勰对儒家圣人著作的这种总结,一是强调文学为封建政教服务的必要,一是为反对六朝空骋其华的形式主义文风制造理论根据。刘勰强调的是文学为封建政教服务,在这一点上有他的道理。说直白些,就是文学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为政教服务的,什么时候都不会有纯文学。

第二部分论圣人著作可征验的写作特点。刘勰认为,由于圣人能掌握自然之道,所以,对文章的繁、略、隐、显,能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而作适当处理。因此,他说这方面“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我们今天学习写作,同样离不开前人的范文。举个例子,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们现在有不少人喜欢自以为是,连什么是诗都没有搞明白,就在那里写起诗来。我们只有认真去多读、多学习前人的作品,才可能创作出自己的好作品。

第三部分由“征圣”过渡到“宗经”,强调在华实并重上“征圣立言”。刘勰认为“衔华佩实”是圣人著作的突出优点,这也是他论文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今天我们的写作也少不了强调“衔华佩实”,华而不实不是我们提倡的文风。

 

鲜花(644) 鸡蛋(2)
发表于 2013-1-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勰是很推崇儒家的,这是刘勰的一种观点,并不是绝对真理。我本人并不完全赞同,儒学的确有许多经典,但是也存在不足。

任何的大家一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任何的理论都不会是绝对真理。儒家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起了很多积极的作用,但对人性的束缚太大。 世界上没完美的东西。
鲜花(644) 鸡蛋(2)
发表于 2013-1-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勰强调的是文学为封建政教服务,在这一点上有他的道理。说直白些,就是文学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为政教服务的,什么时候都不会有纯文学。
怎么听起来像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泊 发表于 2013-1-1 23:29
怎么听起来像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哈哈因为我还是比较同意老毛这个观点。
鲜花(644) 鸡蛋(2)
发表于 2013-1-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铁鹰 发表于 2013-1-2 09:53
哈哈因为我还是比较同意老毛这个观点。

铁鹰同志看来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以载道这个观点了。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6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宗经第三

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暧,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义既极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

    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韦编三绝,固哲人之骊渊也。《书》实记言,而训诂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诗》主言志,诂训同《书》,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礼》以立体,据事范,章条纤曲,执而后显,采掇片言,莫非宝也。《春秋》辨理,一字见义,五石六,以详备成文;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其婉章志晦,谅以邃矣。

    《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即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至根柢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馀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

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

    赞曰:三极彝道,训深稽古。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性灵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鲜花(336) 鸡蛋(21)
发表于 2016-1-1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很久不见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0 12:20 , Processed in 0.05893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