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原创] 一起读 [复制链接] (796/14978)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配上石锅饭,香得让人要醉掉。每次总是吃撑。涂门街那家好吃,门面小,看着不干净,可是做出来的东西太正宗。就像朋友说地沟油,她诡秘一笑:其实有些东西只有地沟油做出来的才更香。作家冯唐曾经说,总是说消毒消毒,其实体内细菌不够也是不行的,一个月一定要去北京东四不着调的小饭店吃一次才可以,最好那里有苍蝇乱飞。我颇认可。太干净的东西总是觉得没有地气,那些苍蝇馆子是我的最爱,每到一个城市,我总是找那些纯地道的本地馆子去吃,哪怕脏乱差。去兰州时,《读者》原创版的编辑王飞说,吃正宗兰州拉面,要一个超大的粗瓷碗,蹲着,呼呼地吃,然后用嘴一舔碗边,此为正宗。我去兰州吃马子禄牛肉面,见好多人这么蹲着吃,我也蹲着吃了一回,加了很多辣椒,香。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泉州的时候,一个叫小阎的男生陪着我逛,他说小时候爱吃馍馍,所以xx和他叫“小馍”。我颇喜欢这个名字,总是小馍小馍地喊他,他一笑,露出极白的牙齿:姐,我带你去吃姜母鸭吧。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排排的砂锅蹭在蜂窝炉子上,总有几十只。那炖姜母鸭的人用长长的竿子掀锅盖,砂锅是特别定做的,热气冒出来,远远地闻去,就香得不行。姜母鸭当然姜多,几乎三分之一的姜,横生生的压在鸭子上。我是不爱吃姜的,炒菜也少放姜,但我爱吃姜母鸭,因为姜的味道和鸭子揉合在一起,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只鸭子要炖三四个小时,回来后我和朋友新梅总是想起姜母鸭,她在自己的店里也请师傅炖了吃,但不是那个味道。新梅说:可能食材不行。什么叫地方小吃?离开地方的水、空气、味道全然不叫地方小吃了,据说兰州拉面离了兰州也不行,有师傅带了兰州的水和面去做,味道还是稍次于兰州的拉面。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师院的傅老师是个有意思的人。他三十多岁了,却还有特别热忱的天真。长相清秀,说话泉州口音很重,虽然是普通话,有时候听起来还是费劲。多数景点是他开车带着我们去,他热爱着这个城市,一草一木都让他动情。讲到刺桐花的时候他脸上带着欢烈的欣喜。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也真是美到凛洌。一树干枝开出艳烈的红花,简直赴死似的。泉州看着温润,其实骨子里是烈性的。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宗教博物馆。闽南文化的最美体现。我难忘的,倒是泉州的人。敦厚,朴素,热情。绵延了中原文化很多优点。“版筑传芳”便是傅姓,祖宗牌位每家是有的。傅老师带我们去他家,乡下的房子盖了十几年,闽南红的砖是刻意烧的,屋顶上雕着各式各样的传说,房顶上有凤凰和鹰,西边是秦叔宝骑着马,东边是穆桂英……房子成了传奇。院子里有三角梅,支着大锅在做饭,傅老师说老了就回到这个院子,种种花做做饭陪陪老婆……他给我们看他收藏的书,居然有很多文革时代的书,真好。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的茶馆亦多。星星一样,到处都是。离着武夷山近,到处写着:大红袍,正山小种。又有专卖铁观音的,随便几步便有一个茶店,去了是免费喝的,新茶是艳烈的香,像正年轻的人,脾气还燥,喝到胃里,浓浓的烫。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老师说泉州的早晨是从喝茶开始的,每家都有精致的茶具。老收藏家张五鹏家更是如此。他的院子有二百多年了,先人从中原河南移民到此经商,屋子是地道闽南建筑,家中祖谱非常精美。对联是四个字。红底黑字:花开富贵。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因为太多,茂盛得让人留恋。老先生收藏玉,一屋子玉,显得屋子都软了下来,老旧而回香。田黄一大块,510(石)克,别人惊呼,老先生镇定:其实就是一块玉而矣。坐在茶桌上喝茶,大红袍、普洱、水仙……桌子上一把小小的花,怒放着香气。我极喜老先生的宅子,比在古厝茶馆喝茶更动人,因为有了亲切的私秘性,听老先生讲收藏,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收藏,关键是把最重要的东西要收藏。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老师还带我去算命。那算命的铺子里热闹得很。祖上几代都是算命的。用易经算卦,一卦总要几百。算命的牌子是一块老木头,几百年了,传下来。算命的人排了长队,屋子里弟兄三个都在算着,傅老师说我是北京来的,要加个塞,人家不同意。到底没有算上,傅老师说,下次专门来听戏算命。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梨园戏是泉州戏,比昆曲还要早。我第一次看是在中国音乐学院,那次震撼了我。特别是打鼓的人要把脚放在鼓上,白袜子非常明媚。曾静萍老师演旦角,出场时又妖又媚。我迷恋上梨园戏,跑到泉州特意来看,曾老师五十岁,但一笑,和女生一样,单纯妩媚。大概是演梨园戏演的,有特别单纯和干净的意味。泉州师院讲座时我请曾老师当了嘉宾,她唱了十分钟,满场惊艳。
鲜花(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快春节的时候,她到梅兰芳大戏院演戏,我去看,照样那么惊艳。泉州有梨园戏,真好。那么的应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4 18:09 , Processed in 0.04233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