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平生曾多次经历“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处境,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年前在韩国光州的那个除夕,当时我正在全南大学当客座教授。韩国大学的寒假长达两个月,刚进腊月就放假了。本来我可以回国与家人一起过年,然后再返回光州,可是就在学期将终之时,我偶然读到了元好问的两句诗:“千里关河高骨马,四更风雪短檠灯。”非常感动,就决定寒假不回中国,留在光州安安静静地读点书。说实话,自从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以来,已经许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书了。如今有两个月的时间完全属于我自己,何不好好地利用起来呢?我把这个决定写信告诉妻子和女儿,并从图书馆里抱回来一大堆书,埋头读起书来。妻子和女儿听说我不回家过年,十分失望,两人合作写了一封回信,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几张信笺。寒假开始了,外教公寓门外路上的积雪被压成了坚冰,终日静悄悄的不见人影。中文系的教授们平时常拉我去聚饮,放假后就很少来找我了。我的生活和心情都十分宁静,读书的进度也相当令我满意。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夕那天,系主任金在乘教授让秘书送来了“牛酒”:一大块像阮小二请吴用吃的“花糕也似”的牛肉和一瓶“庆州清酒”,我自己也买了几样菜肴,草草的做了一顿年夜饭。当晚,我正在自斟自酌,突然从楼上的邻居家里传来一阵笑语喧哗,原来二楼的那位美国女教师正和她的韩籍丈夫以及一大群孩子在“过年”呢。我的心猛然受到一击,我想起妻子和女儿来了。她们正在南京家中,与我相隔东海的万顷波涛。此时此刻,她们一定正在思念着我,谈论着我,可是我却没有一人可以交谈。我吟着“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诗句,浓重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我从抽屉里取出妻女的来信细细地读,又取出她们的照片翻来复去地看,孤独感依然排解不去。我平日很少写诗,此时却不由自主地铺开稿纸,写道:“天涯岁暮多霜雪,山色何时白转苍?岂有三冬文史足,漫经半载稻粱忙。朋交馈食粗成馔,妻女来书细作行。独听邻家喧笑语,兹辰倍觉在他乡。”诗写得不好,但情感是真挚的。当然,其实我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写诗,只要吟诵戴叔伦或高适的除夜诗就行了。我想说的话,他们已经替我说了,而且比我本人说得更好。古代的优秀诗人真的能“先得我心”!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夕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当然只有快乐甚至兴奋,但对于成年人来说,除夕会带来时光流逝、韶华难留的惆怅和伤感。据说印度某些地区每逢除夕,家家户户哭声震天,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人们觉得岁月易逝、人生苦短,就用痛哭来送别旧年,以至于传出了“痛哭元旦”的名称。中国人没有这种风俗,但是敏感的诗人对于除夕也是感慨万千的。杜甫四十岁那年在杜位家守岁,感叹说:“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仇兆鳌引《礼记?;曲礼》中“四十曰强,而仕”作注,意谓此时杜甫年已四十,理应出仕而未入仕途,故而感慨。我觉得不如引《论语》中孔子的话更为贴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杜甫即将年逾四十,自觉老之将至,却尚未闻达,所以感叹时光如此迅速。是啊,除夕既然是一年的最后一日,当然就是人们生命过程的里程碑。人们赶路时每经过一个里程碑,就会产生“还有几里路在前头”的想法。他们在除夕之夜对年华消逝的感觉也与此类似:人生七十古来稀,生命的长度是个定数,过一年就少一年。苏轼在《守岁》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一年将尽的感受,儿童虽在欢天喜地的喧哗,诗人却害怕听到一次又一次的更鼓。他知道即将消逝的一年就像一条钻进山洞的长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面对着无情地消逝的年华,人们是多么可怜,多么无助!我觉得对于成年人来说,不妨从印度引进“痛哭元旦”的风俗,大家在除夕之夜一起放声大哭,来宣泄韶华难留的悲哀。
[发帖际遇]: 寒江斜月 在网吧通宵,花了 101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师道和文天祥的两首除夜诗也值得一读,它们都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感人至深。陈师道此诗当作于1086年,时年三十四岁。诗人穷愁潦倒,连一家老小的生计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实现自己的抱负了。除夕之夜,诗人与友人聚饮,酒酣耳热之际,衰老的面容增添了几分红晕,随意的歌舞产生了几分豪气。可是在座的都是潦倒之人,即使彼此同病相怜,相濡以沫,又怎奈那早被忧患愁苦催白的一头短发!这样的除夕,我平生也曾经历过几回,最难忘的一次发生在淮北的那个小农具厂里。厂里的工人都是本地的农民,一到小除夕就全跑回家去了。偌大的院子顿时变得静悄悄的,只剩下我与三四个上海的知识青年留在厂里过年。我们七拼八凑的准备了几样菜肴,又买上几斤山芋干白酒,关上房门吃年夜饭。门外大雪纷飞,雪花不断地从门缝里钻进来。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说笑,渐渐的大家脸上都出现了酒红。那时我的头发还没变白,额上却已刻上几条深深的皱纹,不知酒红有没有使我显得年轻一些?忽然,有人站起来引吭高歌,大家齐声附和。我们唱的都是流行的革命歌曲,但不知为何,歌声却充满了悲凉。我那时年近三十,已在农村插队九年。其他人都比我略小几岁,但也已在乡下度过七八个年头了。经过几年来的招生、招工,凡是有点门路的知青都已走了,只剩下少数倒霉鬼还留在这儿。年复一年,单调的生活毫无变化,青春却一年年的消逝了。那一夜,大家都醉得东倒西歪。当远近响起一片鞭炮声时,小张打开房门去放鞭炮,手里的香烟颤抖了半天就是对不准鞭炮的引火线。可惜当时我还没有读过陈师道的除夜诗,要不肯定会反复狂吟。
[发帖际遇]: 寒江斜月 乐于助人,奖励 369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天祥的除夜诗是英雄末路的内心独白,我们虽然没有机会体验那种经历,但不妨借读诗的机会向诗人献上一瓣心香。南宋灭亡两年之后的那个除夕(1282年2月9日),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写下此诗。此时宋朝已经灭亡,但诗人坚决拒降,决意殉国。国破家亡,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即将走到尽头。就在这种情境下,诗人迎来了一生中最后一个除夕。诗人身陷穷北之地的敌国牢狱已经两年零三个月,除夕之夜不过是又一个寂寞的长夜而已。诗人独挑寒灯,知道合家欢聚、共饮屠苏的往事即使在梦中也不会重现了。他只觉得宇宙是如此的空旷,岁月又是如此的匆忙,自己的生命即将随着旧年一起消逝,世上的一切都不再值得留恋。除夜应有的欢乐在此诗中无影无踪,除夜常有的惆怅在此诗中若有若无。平淡的字句,平静的心情,不像他半年前所写的《正气歌》那样慷慨激昂,但我们不难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坚强意志和浩然正气,这就是一位即将从容就义的民族英雄所写的除夜诗!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在除夕之夜阅读这首独特的除夜诗,你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和淘洗。谓予不信,就请试一试吧!


[发帖际遇]: 寒江斜月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302 元 草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昏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怀诗
唐?韩愈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人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25 21:00 , Processed in 0.0654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