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可怕的是许多人本与富贵无缘,却也心存妄想,追名逐利,更加辛苦。正如苏轼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又如马致远散曲所云:“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甚至明末以隐士闻名的陈眉公也不乏奔竞干谒之事,后来蒋士铨便讥笑他:“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据王士禛《香祖笔记》记载,清初有一位叫“大汕”的和尚自诉伺候官府疲于应酬,诗人吴绮调侃他说:“汝既苦之,何不出了家?”韦应物诗云:“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杜荀鹤诗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今人受到物质的诱惑更大,更加难得悠闲。不要说上班时日夜盘算,即使偶尔到风景如画的游览胜地去休假,也时刻惦记着职位的升迁,或不时掏出手机打听股市的动态。如此心态,又哪里能得片刻的悠闲?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可怕的是许多人本与富贵无缘,却也心存妄想,追名逐利,更加辛苦。正如苏轼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又如马致远散曲所云:“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甚至明末以隐士闻名的陈眉公也不乏奔竞干谒之事,后来蒋士铨便讥笑他:“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据王士禛《香祖笔记》记载,清初有一位叫“大汕”的和尚自诉伺候官府疲于应酬,诗人吴绮调侃他说:“汝既苦之,何不出了家?”韦应物诗云:“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杜荀鹤诗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今人受到物质的诱惑更大,更加难得悠闲。不要说上班时日夜盘算,即使偶尔到风景如画的游览胜地去休假,也时刻惦记着职位的升迁,或不时掏出手机打听股市的动态。如此心态,又哪里能得片刻的悠闲?
[发帖际遇]: 寒江斜月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233 元 草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可怕的是许多人本与富贵无缘,却也心存妄想,追名逐利,更加辛苦。正如苏轼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又如马致远散曲所云:“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甚至明末以隐士闻名的陈眉公也不乏奔竞干谒之事,后来蒋士铨便讥笑他:“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据王士禛《香祖笔记》记载,清初有一位叫“大汕”的和尚自诉伺候官府疲于应酬,诗人吴绮调侃他说:“汝既苦之,何不出了家?”韦应物诗云:“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杜荀鹤诗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今人受到物质的诱惑更大,更加难得悠闲。不要说上班时日夜盘算,即使偶尔到风景如画的游览胜地去休假,也时刻惦记着职位的升迁,或不时掏出手机打听股市的动态。如此心态,又哪里能得片刻的悠闲?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世大大多未能享受悠闲的清福,但就像“盲者不忘视,跛者不忘行”一样,他们对悠闲仍是心向往之。即使在忙碌的间隙中偶得半日清闲,也非常珍惜。中唐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说:“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诗人日夜忙碌,昏昏然如在黄粱梦中。偶然登山,无意中走进竹树掩映的寺院,与僧人闲话一番,总算得到了半日的闲暇。浮生短促,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的确,只要是真正“出了家”的僧人,他们已与红尘中的名利一刀两断,本应清闲自在。828年二月,二十六岁的杜牧进士及第。次月,他又应制举登第。春风得意的诗人到长安城南游玩,在文公寺里与一位禅僧交谈。僧人问知杜牧的姓名后,又问他:“修何业?”旁人以连中两举夸耀之,僧人笑着说:“皆不知也。”杜牧大为感叹,作诗说:“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与这样的高僧交谈一番,如同饮了一杯清凉剂,欲念顿消。可知李涉所谓“又得浮生半日闲”,既指时间上的空闲,更指心境的悠闲。1073年,苏轼作《病中游祖塔院》说:“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诗人此时正任杭州通判,平日政事繁忙,难得闲暇。因到寺院养病,才获得“闭门野寺”、“欹枕风轩”的一番悠闲,于是他说:“因病得闲殊不恶!”疾病本是人人厌恶的事情,然而因病得闲,竟变成好事,可见在诗人眼中,悠闲是何等的重要!
[发帖际遇]: 寒江斜月 乐于助人,奖励 301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世大大多未能享受悠闲的清福,但就像“盲者不忘视,跛者不忘行”一样,他们对悠闲仍是心向往之。即使在忙碌的间隙中偶得半日清闲,也非常珍惜。中唐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说:“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诗人日夜忙碌,昏昏然如在黄粱梦中。偶然登山,无意中走进竹树掩映的寺院,与僧人闲话一番,总算得到了半日的闲暇。浮生短促,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的确,只要是真正“出了家”的僧人,他们已与红尘中的名利一刀两断,本应清闲自在。828年二月,二十六岁的杜牧进士及第。次月,他又应制举登第。春风得意的诗人到长安城南游玩,在文公寺里与一位禅僧交谈。僧人问知杜牧的姓名后,又问他:“修何业?”旁人以连中两举夸耀之,僧人笑着说:“皆不知也。”杜牧大为感叹,作诗说:“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与这样的高僧交谈一番,如同饮了一杯清凉剂,欲念顿消。可知李涉所谓“又得浮生半日闲”,既指时间上的空闲,更指心境的悠闲。1073年,苏轼作《病中游祖塔院》说:“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诗人此时正任杭州通判,平日政事繁忙,难得闲暇。因到寺院养病,才获得“闭门野寺”、“欹枕风轩”的一番悠闲,于是他说:“因病得闲殊不恶!”疾病本是人人厌恶的事情,然而因病得闲,竟变成好事,可见在诗人眼中,悠闲是何等的重要!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寒江斜月 头上,寒江斜月 赚了 38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人们难得悠闲,便格外羡慕别人的悠闲。王维羡慕荷锄归来的农夫:“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他又愿做垂钓的渔父:“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其友綦毋潜也说:“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陈师道因公务而冒着风雨在外奔波,竟羡慕街道两边安坐在店铺里的商贩:“早投林野违风雨,晚傍尘沙饱送迎。却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其实农夫渔父也好,屠沽商贩也好,他们终年为生计而劳苦烦恼,几曾能有真正的悠闲?诗歌中那些悠闲自在的农夫渔父,不过是诗人们心造的幻影罢了。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人们难得悠闲,便格外羡慕别人的悠闲。王维羡慕荷锄归来的农夫:“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他又愿做垂钓的渔父:“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其友綦毋潜也说:“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陈师道因公务而冒着风雨在外奔波,竟羡慕街道两边安坐在店铺里的商贩:“早投林野违风雨,晚傍尘沙饱送迎。却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其实农夫渔父也好,屠沽商贩也好,他们终年为生计而劳苦烦恼,几曾能有真正的悠闲?诗歌中那些悠闲自在的农夫渔父,不过是诗人们心造的幻影罢了。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说来,世间竟没有真正的悠闲?当然不是。让我们先读陶渊明的《饮酒》诗。诗人并非住在世外桃源,却不闻车马的喧闹之声。他怎么能达到如此境界呢?答案是:“心远地自偏!”明人钟惺说:“‘心远’二字,千古名士高人之根。”清人王士禛说:“通章意在‘心远’二字。”清人吴淇说:“‘心远’为一篇之骨。”众口一词,都认为此诗的关键在于“心远”。方东树进而分析“心远”的重要性:“吾心既远,则地随之。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其真意味。”诚然,若非心胸高远、一尘不染,陶渊明怎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又怎能逃避世俗人事的纷扰?此时的陶渊明已经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清贫而悠闲的生活:“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当然诗人的生活中并非没有不如意的事情,有时他受饥饿的逼迫,竟走到人家去乞食。幸而他的邻居都很友好,不等他开口就明白其来意,不但主动馈赠,而且与他“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更重要的是诗人始终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视作人生格言,才能做到“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也就是说,他既然做到了“心远”,那么即使身居人境,生活清贫,也仍能以悠然自得的心态欣赏生活。一个清秋之日,他信步走到东篱下采摘菊花。偶然抬头,悠悠然的看到了秋色斑斓的南山。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悠闲境界。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真正的隐士,心中没有终南捷径的念头,就能享有一份清闲。陆龟蒙的诗可以为证:“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急流勇退、归隐山林的员员也能享受几年清闲,王安石的诗可以为证:“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甚至正在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的人士,只要他襟怀坦荡,淡薄名利,就也能在东西奔走的间隙获得短暂的悠闲。李白怀有强烈的进取之心,他热烈地追求安天下、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同时又追求精神自由,蔑视富贵利禄。当李白暂时进入大自然的怀抱时,他那颗躁动的心顿时安静下来,他写道:“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又写道:“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大约在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后,写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好在何处?《唐宋诗醇》说它“逼真渊明遗韵”,沈德潜说它“亦带仙气”,我以为好就好在诗中所展现的悠闲意境。诗人薄暮下山,却毫无仓皇匆忙之态,反而悠然地回首眺望那苍茫的山路。山间的景色妩媚动人,多情的山月一路伴随着诗人,丝毫没有他曾写过的“宿鸟归飞急”的惶遽之意。诗大大约在山下遇见了斛斯山人,两人携手同行,从容不迫地来到山人的家。环境幽美恬静,主人热情好客。主客同饮美酒,随意谈笑,十分投机。诗人放声长歌,歌声散入松涛,直到河淡星稀。于是两人陶然而乐,忘却了一切尘虑俗念。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态,绝非那些杂念填胸、患得患失的世俗之人所能领略的。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真正的隐士,心中没有终南捷径的念头,就能享有一份清闲。陆龟蒙的诗可以为证:“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急流勇退、归隐山林的员员也能享受几年清闲,王安石的诗可以为证:“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甚至正在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的人士,只要他襟怀坦荡,淡薄名利,就也能在东西奔走的间隙获得短暂的悠闲。李白怀有强烈的进取之心,他热烈地追求安天下、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同时又追求精神自由,蔑视富贵利禄。当李白暂时进入大自然的怀抱时,他那颗躁动的心顿时安静下来,他写道:“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又写道:“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大约在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后,写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好在何处?《唐宋诗醇》说它“逼真渊明遗韵”,沈德潜说它“亦带仙气”,我以为好就好在诗中所展现的悠闲意境。诗人薄暮下山,却毫无仓皇匆忙之态,反而悠然地回首眺望那苍茫的山路。山间的景色妩媚动人,多情的山月一路伴随着诗人,丝毫没有他曾写过的“宿鸟归飞急”的惶遽之意。诗大大约在山下遇见了斛斯山人,两人携手同行,从容不迫地来到山人的家。环境幽美恬静,主人热情好客。主客同饮美酒,随意谈笑,十分投机。诗人放声长歌,歌声散入松涛,直到河淡星稀。于是两人陶然而乐,忘却了一切尘虑俗念。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态,绝非那些杂念填胸、患得患失的世俗之人所能领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4-21 01:00 , Processed in 0.01973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