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简析]
  
   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张籍在家排1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指贯通长安城南北、直抵皇城的朱雀门大街。 酥:乳酷。
  
   润如酥:温润如乳酷。是什么润如酥?2种解释:一种是大地经过小雨的滋润如酥了,另外一种是小雨撒在身上的感觉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1句是本诗的神笔,早春的小草刚刚吐绿,近看稀疏,远看却是一片,描写早春草色准确精练。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胜:2种解释,一种是绝对胜过,一种是绝妙胜景。本人同意前一种。
  
   应该说“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烟柳满皇都”是早春同时存在的2种物象,如果理解成“绝妙胜景”,那么这首诗的重点就不是“草”了,而是“柳”。
  
   如果主题是“柳”,感觉前2句好像有点不搭界,读着不顺畅,心里别扭。
  
  
   虽然“草色”很稀,但比满皇都的烟柳更具魅力。这是一年中春天最美好的景色。
  
   为什么?因为这个很稀的“草色”令人期待,孕含勃勃生机。
  
  
   众多的唐诗中,哪些是好诗,哪些是庸品,我们后人有福,前人早做了总结,《唐诗三百首》是结果之一。
  
   这首诗,我们太熟悉,学生课本中出现多次,因为它是一首好诗。
  
   好在哪?2个方面。
  
   1.从写景诗的角度看,“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独具匠心,令人百爵玩味。
  
   2.点破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期待的那种微妙的亢奋心理。
  
   就像追女孩子,忙碌着,殷勤着,不知疲倦着,有时故作深沉,有时假傻充楞,但那感觉是美妙的,心情是舒畅的,可是结婚之后,且慢慢演变成平淡。
  
   若干年后,我们经常记起得,是热恋中的耳鬓厮磨。
  
   有时,期待比结果更令人向往。这就是本首诗好的第2个方面,诗人抓住并表达了它。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824年,韩愈走完了他的一生,终年57岁。
  
   死因有争论,非常有可能是因为过量服用丹药,虽然不信道,但他却好这口儿,这也是当时士大夫的流行。
  
   当时丹药的主要成分是硫磺。
  
   ===================================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尤以散文著称。享有宗师之誉。
  
   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韩愈诗与众不同,追求质朴直白,没有齐梁靡艳之风。
  
   物以类聚,韩愈,张继,白居易,孟郊,贾岛,这些人是朋友且诗风相似。
  
   ===================================
  
   韩愈的定位是文学家和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他一位置。
  
   “性三品说”是韩愈在哲学上的一个主要观点。
  
   这个观点认为,人分3等:上中下,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
  
   在这个观点的推理下,必然导致英雄主义。也就是英雄创造历史。
  
   对韩愈哲学家的评价是: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家都是透析人性的,最好不要简单地赞成或反对,他们不像我们普通百姓那样信口开河,说出的话都经过深思熟虑。
  
   客观地讲,可能有很多人对“性三品说”持赞成态度。从统治的角度看,任何国家的执政党也不敢承认这种学说,即使心里YES。
  
   ===================================
  
   “古文运动”的领袖。
  
   韩愈反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 排偶的文字,欣赏先秦两汉文章,大力提倡复古,他的文章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这次运动在唐朝主要是韩愈和柳宗元,宋朝时又有大量人物跟进,他们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韩愈、柳宗元发起的这次运动,同时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恢复古代的儒学。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愈与广东十分有“缘”,其仕途中曾两次被贬到广东:一为阳山县令,一为潮州刺史(相当现在的市长或市委书记(地厅级),一隅兄认为是省委书记可能是误笔,因韩愈被贬前是刑部侍郎(副部级,其上有尚书))。韩愈在两地都留有德政,春风化雨,惠泽千秋,当地百姓感念至今。今天,阳山有韩愈纪念馆,展厅内挂满了韩愈在阳山留下的手迹石刻及历代文人景韩诗文的拓片。潮州有韩文公庙及韩愈纪念馆,韩愈被潮人奉为神,潮人并将当地的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公道自在人心。韩愈无憾矣!
  
   得益于韩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办教育,驱鳄鱼,兴修水利,开启民智。加上代代潮人的努力。历经千年,曾经荒凉的潮州已变得人杰地灵,才俊辈出。如当今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及前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皆为潮籍人士。
~~~~~~~~~~~~~~~~~~~~~~~~~~~~~~~~~~~~~~~

韩愈与刘禹锡、柳宗元是好朋友,“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言语泄,传之落冤雠。”(《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中的“柳与刘”就是与韩愈同时拜为监察御史的柳宗元和刘禹锡。特别是韩柳之间,两人的政见不合,宗教信仰大相径庭。韩愈是永贞革新的反对者,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是反佛斗士。柳宗元则受佛教影响很深,主张“统合儒佛”。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韩愈写信安慰他,在长期被贬的生涯中,他们书信交流不断,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柳子厚墓志铭》,追记其一生的功绩。他俩可谓生死之交,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典范。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韩愈的趣事还有他写的《平淮西碑》,立而被磨然后复立,一碑二文,此乃千古文坛佳话。
   话说唐宪宗时,大唐王朝经过了安史之乱后,又遭遇藩镇割据,这些藩镇与民国时的军阀相似主,政由已出,赋税不贡,朝庭莫之奈何,事实上形成了国中之国。唐宪宗在宰相裴度的支持下,力行削藩。其中据占据蔡州的是吴元济,当时吴元济手握重兵,据地千里,对大唐威胁甚重。为了平定淮西,唐宪宗下令讨伐。在裴度统领下,由部将李愬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0月乘敌不备,采用掏心战术,以三千兵勇,借风雪一夜,突袭吴元济老巢,在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了蔡州长达52年的割据局面。这就是史称“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由来。此战让裴度、李愬一战成名,为万民仰望。当时韩愈作为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战事,参战的人个个加官进爵,裴度封为晋国公,李愬封为凉国公,韩愈也升为刑部侍郎。
   为了表彰功绩,宪宗先授意韩愈撰文立《平淮西碑》。韩愈的碑文千八百字,如行云流水,如大江出峡,汪洋恣意,一挥而就。文章之华美,所谓“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勒碑之时,国人视为奇文争相诵之。
   但李愬的老婆(宪宗姑妈女儿)认为韩愈的碑文把首功记在裴度,而将李愬的功劳说得太轻,她入宫向皇舅哭诉;李愬的部将石孝忠甚至将石碑拽倒,又挥锤将其砸断。为息事宁人,宪宗只得下令磨去韩愈的碑文,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到了宋代,宋人又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磨去段文,重刻韩愈的《平淮西碑》。
   唐代诗人李商隐非常佩服韩愈的文采,写有《韩碑》一诗,记录韩愈《平淮西碑》的撰写、刻石及被毁情况。宋朝的苏东波亦有诗提及此事:
  
  
   《平淮西碑》
     • 苏轼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古残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私房钱被发现,损失 26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禽虫十二章(之七)
  
          白居易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写作背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山西太原),出生地新郑(河南新郑)。
  
   29岁时,考中进士,成绩:全国第4名。
  
   33岁时开始为官,后任翰林学士(皇帝的顾问秘书),兼职左拾遗(专门提意见,谏官)。
  
   此时,皇帝是宪宗李纯。
  
   已经不年轻的白居易屡次上书,直言时弊,外加写诗讽刺,这些猛药下去之后,皇帝及一些大臣承受不住,有了药物反应,白居易感到了来自上面的忌恨。
  
   聪明的白居易要求朝外认职,离开皇帝,批准。
  
   42岁,母亲去世,白居易回家守丧,3年后,也就是45岁时,再回长安,任一闲职。
  
   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外藩派来的刺客暗杀,白居易要求尽快立案揖凶,这一举动让反对派抓住把柄,罪名是越权,人家谏官还没上奏,你急什么?
  
   还有,据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由落井而死,而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为《新井篇》,该诗言辞俘华,有赞美之词,认为是不孝之举。
  
   2罪归一,被贬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大概副市长),此时的白居易情绪消沉,写了《琵琶引》。
  
   这是白居易所经受的第1次政治打击,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拐点,从此以后,白居易变了。
  
  
   后来,他又往返于长安和外地之间,这地儿司马,那地儿刺史的,但对他的情绪影响不大,所写的诗是佐证。
  
   也许在他眼里,外贬就相当于公费旅游,体验生活而已,没准还会窃笑。
  
   公元826年,以身体有病为由,罢任于苏州刺史,回到长安。这1年,他55岁。
  
   回到长安后,白居易基本远离政治旋涡,虽然心中也有一把尺,但他不出手丈量。
  
   这时的诗人,成熟了。
  
   这首诗做于公元846年,而这一年的8月,他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享年75岁。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花开淡墨痕 头上,花开淡墨痕 赚了 43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间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蟭螟(jiao1,ming2):古代传说中一种极微小的虫。
  
   蟭螟一词取自《列子.汤问》,是说这些极微小的虫,它们栖宿于蚊子的睫毛处,来来往往,而蚊却不知不觉。
  
   蟭螟杀敌蚊巢上:极微小的蟭螟窝里斗,在蚊子的睫毛上相互残杀。
  
   蛮触一词也取自《列子.汤问》,虚幻中的2个国家,一个叫蛮,一个叫触。这2个国家位置在蜗牛的2角,蛮在左,触在右。
  
   蟭螟交争蜗角中:蛮和触2个国家在蜗牛角间争斗厮杀。
  
   无论多么微小的动物或国家都为了自身的欲望不停争斗。
  
  
   ————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诸天:佛教认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3界,共有32个天,统称为“诸天”。
  
   下界:人间。 一微尘:佛教以为,人间与整个“诸天”相比,就像一粒微尘。
  
   应似诸天观下界:应该像“诸天”看人间一样。
  
   一微尘内斗英雄:在看似一微尘的空间内,人类相互争斗逞能。
  
   这2句,是本诗的关键。
  
   我们人类看蟭螟和蛮触它们之间的争斗,微不足道,不以为然。而从佛的角度看,我们人类之间的血拼,同样并无二义。
  
   大彻大悟的白居易。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的诗,平易浅近,“老妪能解”,但浅中见深,不是白开水。
  
   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是多数人的顺口。
  
   白居易是唐朝第1流诗人吗?
  
   有人否定,就是因为“老妪能解”这样的文字追求,必然会词不达意。不可能完全表达自己心灵深处的感惑。
  
   这是多少年的争执,远没有结束。
  
   这首诗,“老妪”未必“能解”。
  
   =================================
  
   唐朝诗人中,写词较早的有:李白、韦应物、王建、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 ...
  
   在唐朝,诗言志,词言情,一些诗人对词不屑一顾,写词的大多是不拘者。
  
   =================================
  
   白居易与元稹关系超铁,史称“元白”。
  
   元稹死后,与刘禹锡又铁,史称“刘白”。
  
   =================================
  
   晚年白居易也喜欢道家神仙之术,自制一种鞋,取名“飞云履”。
  
   穿上此鞋,只要一跺脚,便脚下生烟,缕缕冉冉,腾云驾雾一般。
  
   老玩童。
  
   =================================
  
   白居易的一生简单分为2个时期,前期主要表现为“兼济”,后期则表现为“独善”。
  
   =================================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府:是掌管音乐的办事处部门。
  
   乐府诗,是由乐府部门专为皇帝大臣而演唱的歌曲,始于汉武帝朝代。
  
   乐府诗的来源基本2条途径:民间采集及御用文人的歌功颂德。
  
   乐府诗有固定的题目,如《将进酒》、《战城南》、《孤儿行》、《行路难》等。
  
   后来,有文人依乐府诗名进行独立创作,不再依附乐曲。
  
   但同一题名的乐府诗,内容基本相似。
  
   到了唐朝中期,乐府诗变了,虽然还用那个题名,内容不一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一些唐代诗人,用乐府诗写讽刺内容。而且还创作了一些新题名。
  
   白居易是乐府讽刺诗的主将。
~~~~~~~~~~~~~~~~~~~~~~~~~~~~~~~~~~~~~~~~

初读这首诗,我们的内心可能会有触动。
  
   但是,最好不要用佛教的“与世无争”来指导生活,否则非常有可能变成穷光蛋或受气包。
  
   我们是人,我们有感觉,恶劣的生存环境会使我们更难受。
  
   把它留在内心的最底层,需要时就拿出来:
  
   1.衣食无忧。
  
   2.极度愤怒。
  
   3.生命危险。
  
   ... ...
  
   “与世无争”这个思想必须有,它是智慧的一部分,只是不能经常用。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捡了钱没交公 草币 降了 172 元 .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写作背景]
  
   孟郊(公元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浙江德清)人。
  
   年轻时曾隐居嵩山,是否剃度无从考证,性格耿直,不苟言笑,这样的人不易接近。
  
   孟郊比韩愈大17岁,2人初次见面是在京城,都参加考举,一见如故,结为忘形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喝高时,互相拍拍打打,称兄道弟。
  
   当时孟郊在诗坛已有名气,而韩愈是个小字辈,默默无闻。
  
   2人都是屡次考举,屡次不第,屡战屡败的主儿,孟郊的酒量越来越大,苦闷越来越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金钢钻总会找到瓷器的,是叫孟郊的人总会榜上提名的,是好帖总会有人顶的嗯嗯。
  
   公元796年,孟郊以优异成绩进士及第,这一年,他46岁。
  
   压抑许久的郁闷要喷发,萎缩多年的形象要暴变,今日之孟郊已非昨日之孟郊。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简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龌龊:原意指脏或思想品德不过关。在这里指仕途不得志和生活窘迫。 夸:特意地表白。
  
   放荡:原意指生活作风上有问题。在这里应该指心绪,心灵放飞的意思。
  
   过去的不如意就让它见鬼去吧,从今开始我要展翅高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把春风拟人化,春风得到了快乐。实际上是形容诗人自己的快乐。这4个字后来变为成语。
  
   疾:快。马蹄疾:马跑得快。 尽:全部。
  
   唐朝时,每次科举揭榜,都要组织一次活动,这些榜上有名者,骑上高头大马,也可能胸前戴花,在长安大街上走一趟,上至公卿贵族,下至普通百姓,走出家门,争相一睹这些进士们的风采。
  
   也许还会收集到那些待字闺中小姐们的猛烈放电。
  
   风头出尽。
  
   此情此景,如果马上的哪个进士不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他应该去医院,肯定智障。
    
   当时的科举考试一年只中榜几十个,比现在的北大清华难度还大。国家给的荣誉太高了,怪不得人们往死里钻呵。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在论坛发帖时没有注意,被小偷偷去了 500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9 08:16 , Processed in 0.04423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