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避难四川,整个长安陷入安禄山之手,很多望族偃旗息鼓,韦应物成了无依无靠的小人物。
  
   变化就从这开始,史料中查不出这个无赖是经过了什么而痛改前非,总之,不一样了,打开了书本,严肃做人。
  
   快20岁才开始读书,说实在的,晚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从几岁就开始《诗经》、《楚辞》了,但人是不一样的,韦应物静下心来,变得温文尔雅,勤奋和悟性使他赶上了这趟车。
  
   180度的大转弯,完成如此的突变,此人非同寻常。
  
  
   “安史之乱”平定后,韦应物出仕为官,但都没有做太大,已经不是无赖的他剩下的是豪爽,已经是个文人的他拥有了理智和正直。
  
   “安史之乱”给唐朝打击太大,国势急转而下,虽已平复,但伤痕累累,皇帝力不从心。
  
   公元783年,47岁的韦应物任滁(chu2)州(安徽滁县)刺史。
  
   看到朝庭的腐败无能,民不聊生,韦应物心灰意冷,隐退之心愈加强烈。
  
   公元784年,韦应物写下了这首诗。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私房钱被发现,损失 156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简析]
  
   这是一首写景名篇,历来传诵。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只爱。 幽:僻静。涧(jian4):山间流水的溪沟,此处指西涧,位置在滁州城西野郊。 黄鹂:黄鹂鸟。
   这2句中写出了2个物象,一个幽草,一个黄鹂。
   幽草低贱,生在涧边,暗喻普通百姓,黄鹂位高,枝头鸣叫,暗指朝庭为官。
   既然独怜幽草,那肯定就是不喜欢黄鹂,就这么2个物象,2选1。
   一高一低,一默默无闻,一高声鸣叫。
   这2句,评论不一,有人以为就是纯写景,有人以为是有所指。好像前一种看法较多。
   本人赞同后者,“独”字的使用,符合作者当时想稳仕的想法。写这首诗的当年作者就辞官了,辞官这种举动不会是心血来潮,之前肯定有相当的考虑。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春季傍晚涨潮。带雨:涨潮的时候下起了雨。 野渡:无人管理的渡口。
   傍晚涨潮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渡口空旷无人,船被风吹得横了过来。
   这2句可以理解为纯写景,如果联系上2句,理解为有所指也属正常。
   本人仍然偏重于后者。
  
   高兴的时候就上街购物,到人多的地方去,郁闷的时候就独自外出,去偏僻之所,这符合一般人的心理。
   身为一州刺史,去并不在行政管理范围内的“野渡”去干什么?而且是在傍晚,即使不下雨,估计这个时候也不会有太多人,显然是内心孤寂。
  
   人往往会在生活中找一些寄托物,高兴的时候会把自己看成鸟,欢快鸣叫,郁闷的时候也会找一个替代物,此时的韦应物把这个“横”的舟看成了自己。孤独的“舟”。
  
   为什么诗人没选择别的景物,偏偏选择这个舟?而且这个“舟”,诗人处理成特写镜头:只此一物。
   这个“舟”在诗人的眼里有寄托,傍晚时分,风雨交加,野渡无人,独自一舟,随风雨漂荡,就是他自己。
   孤独。
  
   这首诗如果没有“独”字,完全可以理解成纯写景诗。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谒巫山庙
  
           薛涛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写作背景]
  
   薛涛(公元?-832),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薛郧(yun2),入蜀为官,举家随迁,不幸薛郧早亡,
母女俩相依为命,流落街头,薛涛美丽聪慧,能写能唱,无奈中沦为乐妓。
  

才智上,她有点像李季兰,薛涛8岁时,其父对着院内的梧桐:“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求薛涛出对,“杖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这就是薛涛的答案,其父愀(qiao3)然久之。(愀:发愁)
  
   ---鉴于诗谶的强大魔力,小女孩最好别作诗。嘿~~



   唐时的乐妓只卖艺不卖身,在达观贵人及文人的觥筹交错中,表演歌舞。
  
   这种乐妓与娼妓不同,大部分都有文化,薛涛底子本来就厚,再加上聪明,书诗俱佳,很快走红。
  
   公元785年,韦皋(gao1)出任蜀节度使(大概军区司令),韦皋是个文人,书法很有几套,懂诗。
  
   蜀地的文化氛围当然不如京城长安,韦皋有想法,想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举文化大旗。
  
   早闻薛涛大名,想召入府,第1次见面,韦皋想试探一下薛涛的诗文水平。让她当面赋诗,题目不限。
  
   薛涛略微思索,写出了本文的这首诗。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简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谒巫山庙》。
   谒(ye4):拜见。
   巫山:请参阅本帖中的第44首《如意娘-武则天》。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高唐:巫山上祭祀媒神的地方。
   乱猿啼处访高唐:刚一踏入去高唐的路,看见得是乱猿,听到的是乱啼。印象不好。
   一路烟霞草木香:再往前走,便是烟雾渺渺,草木闻香。进入佳境。
   这2句,简单看,属于景物描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前2句是近景,这2句是远景。
   山色未能忘宋玉:巫山的山色仍然像宋玉描述的那样美丽。
   水声尤是哭襄王:流水声更像是在为襄王哭泣。
  
  
   ————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
  
   楚襄王好色巫山神女,身败楚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画眉:眉毛。古人常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毛。
   春天来了,长长的柳枝空中舞动,柳叶好像要与女子的眉毛争短长,可惜已无人欣赏,惆怅寂寞。
  
   看到的资料,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借古讥今,讽刺当朝皇帝德宗李适。
  
   并且得到韦皋的称赞,面试通过。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首诗,还有话说:
  
   1.长期从事乐妓的薛涛应该是个玲珑之人,太刻板的人能走红吗?
   2.在蜀地,韦皋可能是她目前见到的最大员员。皇帝宰相如果来,恐怕还轮不上类似她这样的民间乐妓。唐时有“官妓”。
   3.从事乐妓,员员给她的印象,非常可能是:大多好色。
   4.韦皋召她,“是不是好色自己?”这个疑问她肯定心里有。
   5.乐妓虽然卖艺不卖身,即使薛涛不卖,但肯定有卖的,身在其中,也应该清楚。
   6.韦皋让她自己命题,为什么她自选了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挑逗嫌疑。
   7.如果是想讽刺皇帝,也没必要非用这个,可选题目很多。
   8.同时她也未必有讽刺皇帝的勇气和觉悟。
   9.她应该盼望面试成功。
   10.如果面试成功,有失身的可能性,她可能有心理准备。
  
   那么,这就是面对面“暗挑”韦皋了,韦皋是个文人,如果像娼妓那样见面就扑,即使面试通过,也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韦皋这种人,非常有可能在这方面,业务“熟”。
  
   怎样才能面试通过,以后还要让对方尊重?
  
   先“暗挑”,等对方有了意念,再嘎然而止,同时表现淑女样。
  
   这就是若即若离。
  
   看这首诗的前6句: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
  
   在一个男人面前谈这个话题,别有用心。(暗挑)
  
   除非韦皋缺心眼。
  
   嘎然而止的就是下面2句: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柳叶随风飘舞,也枉费心机,没人欣赏。再加一层暗示,像你这么高贵的人,肯定不屑男女之事。
  
   带起你的幻想,又让你无法立即得逞。欲罢不能之中。
  
   这样的招数,10个男人有9.5个受招儿,况且这个美丽的女生在你面前说这话时,可能是温柔恬静着。
  
   丝毫没有贬低薛涛的意思,有的人在没有遇到自己的真爱时,智慧这东西,稍不留神就表现出来。
  
   干什么都讲究高雅和低俗,烟街柳巷的那些“妓”们,没文化滴。
  
   比较欣赏的是薛涛的智慧。“妓”行业当中的智慧。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涛入府后,主要工作就是在宴会上侍酒赋诗,为韦皋扯文化大旗。吹捧之下,很快成为明星。
  
   同时,薛涛也认识了很多当时知名的大人物,他们是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
  
   因为这些大人物是慕薛涛大名趋趋而来。
  
   ================================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薛涛与韦皋耍起了性子,产生间隙,韦皋一恕之下,将她贬出,聪明的薛涛立即幡然醒悟,赶紧往回收,以最快的速度,写了10首诗,交给韦皋,韦皋看后,召回。
  
   这10首诗的名字分别是:《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鹉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鞲》《竹离亭》《镜离台》。
  
   在诗中,分别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自喻,而韦皋则是自己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
  
   举出第1首:
  
犬离主
  
---薛涛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驯扰朱门四五年:被主人驯教了4、5年,给主人添了很多麻烦。大概入府4、5年时,两人闹矛盾。)
  
   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屈服。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与大诗人的接触中,坊间传说与元稹有过炽热,过后,元稹弃之而走,令薛涛悲痛欲绝,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读她的其它诗,有几首伤感巨重。
  
   当时薛涛40多,元稹20多,相差10多岁,是一场“姐弟恋”。
  
   薛涛的确是个聪明人,时间不长,泰然处之。
  
   ================================
  
   韦皋调离后,薛涛连续与后任的10位蜀节度使保持密切来往。
  
   薛涛终身未嫁,后在浣花溪自己建一栋小楼,独居。
  
   ================================
  
   当时文人写诗都用宣纸,幅面大,不方便,薛涛发明了一种纸,幅小且深红色,命名:“薛涛笺”,供自己写诗专用。
  
   ================================
  
   薛涛与李季兰、鱼玄机和刘采春共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据说,薛涛共写诗500多首,在4位女诗人中最多,但仅存90多首,《全唐诗》专有一卷。

明清2朝为了纪念薛涛,在成都锦江之滨建造了望江楼,与杜甫草堂、武候祠交相辉映。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写作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父亲杜闲,曾任奉天(陕西乾县)县令,爷爷杜审言,唐初著名诗人。
  
   杜甫小时候家境富裕,有过快乐的童年,不幸的是母亲早亡,继母过门后,被寄养在姑姑家,姑母贤德,对小杜甫关怀备至,有一次,自己的儿子与杜甫同时得病,为了保命杜甫,姑母竞舍去了亲儿子。
  
   7岁开始练习写诗,同时兼顾书法。
  
   14岁时在诗坛崭露头角。
  
   20岁时开始出外漫游,目标吴越,当时的科举不考数理化,没有硬性答案,你写的诗好不好,关键是审卷人,他说好就好,不好也好,他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嘿嘿,基本这样。
  
   出外漫游的目的,就是到处播撒诗文,造势,赢得美名,使审卷人如雷贯耳,先入为主。
  
   公元735年,结束第1次出游,历时4年,
  
   公元736年,参加第1次科举考试,落榜。
  
   当年,第2次出游,这次路线是齐赵(山东河北),时间比上次略长,5年。
  
   虽然落榜,并没有给年青的杜甫带来多少阴影,豪情不减,复课,父亲杜闲当时任兖州(山东某地)司马,父子相见,此时的杜甫不穷。
  
   著名的《望岳》就作于此次漫游,从诗中判断,他好像并未登顶。
  
   在这次出游中,诗人结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当时任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氏,俩人携手走入洞房。
  
   公元742年,杜甫来到东都洛阳,在此巧遇李白,当时李白得罪了一些人,再加上孤傲不群的性格,被玄宗赐金放还(给了足够多的钱开除),李白粪土金钱,杜甫沾了不少光,这是“李杜”第1次合影。
  
   这年5月,继母卢氏病逝,杜甫回家。第2次漫游结束。
  
  
   然后是第3次,目标梁宋(河南开封、商丘),又遇李白还有高适,李白肩背钱袋,3人萧洒走一回。
  
   之后,高适离开3人组,杜甫继续跟随李白。
  
   公元743年,2人分手,杜甫来到齐州(好像是济南),在此期间,与当时名人李邕结识。
  
   路过任城(山东济宁)时,与李白第2次握手,这是2位巨人的最后一次“合影”。
  
  
   公元746年,35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准备第2次科举。
  
   公元747年,玄宗李隆基亲自下诏,天下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京就选,杜甫踌躇满志,以为经过10多年的磨练,囊中取物。
  
   不料,杜甫又落了。
  
   这次,不是杜甫没水平,是因为有人做梗,做梗人:当朝宰相李林甫。
  
   奸相李林甫嫉贤妒能,怕能人入朝,搅他的好局,这次考生全部落地,没飞起一个。
  
   光天化日之下,他竟敢如此猖狂,皇帝李隆基不知道吗?
  
   奸臣之所以为奸臣,自有他处理问题的方法:
  
   一日,奸相李林甫乐呵呵地向皇帝李隆基汇报考试情况。
  
   李林甫面带喜悦:“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李隆基不解:“爱卿何事可喜?”
  
   李林甫满脸堆笑:“这次无1人中第,全部落榜。”
  
   李隆基大惑不解:“这是好事吗?”
  
   李林甫也装做大惑不解:“好事啊,皇上,这说明我朝在您的英明教化下,天下人才已全部网尽,野无遗贤。难道这不该庆贺吗?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啊,皇上!”
  
   当时的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过度,估计体耗太大,大脑不灵光,一笑而过。
  
   杜甫及天下考生们集体接受了奸相李林甫的当头一棒。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乐于助人,奖励 457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期间,杜甫父亲杜闲已亡,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生活顿时陷入困境,难于自拔,竞过上了类似乞丐的生活,敲富家门,吃人家的残余剩羹。
  
   鲜有朋友伸手援助,天不应,地不灵,此时的杜甫一无所有,除了诗。
  
   这样的日子大概在长安过了10年,本文中的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再现。
  
  
  [本诗简析]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覆:翻。 翻手、覆手:形容事物的变化反复无常,就像翻翻手那样容易。
   纷纷:形容很多。 轻薄:指不讲信义。何须数:没有必要数,就是不值一提的意思。
   不讲情义的人太多,大多都是势利之交,随贫富而迅速变化。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春秋时期,管仲在极度困难的时候,鲍叔牙出手相助。
   此道:管仲与鲍叔牙贫交的这种道德。
   再也看不到管仲与鲍叔牙那种贫交了,现在的人视之如土。
  
  
   在杜甫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这首诗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令很多人产生了共鸣。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长安10年,是杜甫贫困的10年,他也曾给好多当朝大臣写过自荐诗,没有一个人肯出手。
  
   越是在贫困的时候,越不能乞怜摇尾,坚守住这份贫困,让别人认为你是潜力股,说不定会有人主动投资。
  
   唐朝为官,大多以诗论才,杜甫的诗应该写的很好,为什么他不能中标,肯定与他性格有关,笼统地说,缺乏个人魅力。在那些大臣眼里,他不是潜力股。
  
   个人魅力充分体现在言谈举止间,最起码,杜甫缺乏外观的萧洒。
  
   不善与人交流,不善于表现自己,是杜甫的症结所在。杜甫有点闭,自闭。
  
   “迂”是那时很多读书人的弊病。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给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的自荐诗中,杜甫写了这2句。
  
   话说的大。
  
   ===================================
  
   公元755年,杜甫有一个机会,是任河西县尉(县安安局长),嫌小,没接受,后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管理东宫宿卫、仪仗,公事不多,为生活所迫,只好就任。
  
   ===================================
  
   杜甫的爱国忧民之心,我们真的做不到,“圣”的桂冠不是随便戴的,高山仰止。
  
   为他的生活贫困而同情。
  
   ===================================
  
   李白可爱,杜甫可敬。

杜甫是中国诗史上另一座丰碑,他与李白遥相呼应,相互辉映,成就了盛唐诗歌的巅峰,后世无人能及。他们并生于同代,一为诗仙,一为诗圣,一个飘逸,一个沉实;他们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没有“瑜亮情结”,更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创造了一出千古佳话。
  
   杜甫人格高尚,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他有宏伟的抱负,梦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惜与李白一样不容于当局,郁郁不得志,致一生坎坷,四处飘泊。
  
   杜甫爱国如痴,“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忠君报国,誓不事贼;浩然正气,彪炳青史。看看其后的宋末、明末、及日寇侵华时的汉奸辈出,就知道杜甫气节的可贵,杜甫不愧为士大夫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年后的今天,楼价飞涨,动辄过万元一平方米,一众地产商及其利益共同体皆脑满肠肥,赚得盘满钵盘。如今广厦何止千间万间,但天下“寒士”何尝有安身之所呢?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271 元 草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1-19 11:32 , Processed in 0.03957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