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是朱熹的定义,也就是先写景(如本诗前4句),做个铺垫,然后触景生情。
  
   “兴”的运用,非常适合中国人“曲径通幽”的审美情趣。

这是一首“拟代体”诗。所谓“拟代体”,就是不写自己写别人,大都以女子入题。
  
   “拟代体”分为2种情况:
  
   1.“拟体”:诗中的主人公是女性。(不写自己)
  
   2.“代体”:作者将自己想像成一位女性。(也就是代言,如曹丕的这首《寡妇诗》)
  
   “拟代体”写作方法在唐诗宋词中大放异彩。
  
   《诗经》里虽然也有很多女性题材的诗篇,但因为无法考证作者的性别,很难说是“拟代体”。
  
   屈原的《湘君》可以看做是我国最早的“拟代体”。(个见)
  
   曹植也写了很多这种“拟代体”,对后人“拟代体”诗产生真正影响的本人以为就是从曹丕、曹植两兄弟开始的。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丕还写做过其它“拟代体”诗。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写一位妻子思念远方的丈夫,委婉缠绵,如歌如泣,是一首好诗。
  
   这首诗是我国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比张衡的《四愁诗》更工整)
  
  
   还有一首:
  
  
  
   善哉行
  
   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描写一位孤零女子的伤感悲愁,读后怜悯顿生,尤其是最后8句,令人咀爵含香。(多读几遍试试看)
  
  
   还有,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曹丕一座位。
  
   《典论·论文》中首次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习气,并逐个客观点评了“建安七子”的写作特长。
  
  
  
   曹植的诗,才气多一些,曹丕的诗,人性多一些,各有所长。
  
   从曹丕的多首“拟代诗”中看出这位皇帝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
  
   ===================================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曹丕请一批朋友在家饮酒聊天,酒至半酣,为了尽显地主风范,将夫人甄氏请出与大伙见面,这可是未来的皇后,人们赶紧低下头,不敢仰视,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建安七子”中的刘桢,两眼旁若无人,炯炯放光,紧盯甄氏不放,曹丕见此,开怀一笑。
  
   这事儿后来被曹操知道,自家儿媳岂能被他人紧盯?就罚刘桢做了几天苦力了事。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生前特别喜欢听驴叫,死时,曹丕率一批文人前往吊丧,灵柩前,为了怀念这位亲朋好友,寄撒哀思,提议众人学驴,曹丕率先,顿时驴鸣四起,响彻云宵。
  
   这是最好的追悼词,王粲应该瞑目。
[发帖际遇]: 花开淡墨痕 乐于助人,奖励 352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哀诗
  
   王粲(can)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注释]
  
   七:表示多的意思。
   西京:指长安。
   豺虎:董卓死党李傕、郭汜等。
   遘(gou):同“构”,制造。
   中国:中原区域。
   去:离开。
   荆蛮:指荆州。
   攀:拉扯。
   朋友相追攀:指朋友不愿让作者离开,依依不舍的意思。
   蔽:盖。
   顾:回头。
   挥涕独不还:指那女人扔下孩子,哭着走了。
   何能两相完:怎么能2个人都能保全性命。
   霸陵:汉文帝刘恒葬墓。
   悟:明白。
   下泉人:指汉文帝刘恒。
   喟然:叹气的意思。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看到长安城目前这个状况,贤明的汉文帝只能无奈叹息呀。
  
  
  [写作背景]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山东邹城),“建安七子”之一,但长得有点丑,是个矮个子。
  
   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做过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家门显赫。
  
   何进想与王谦结成儿女亲家,主动叫出2个女儿让王谦挑选,王谦想了想,没有答应。之所以写出这些,是想说明王谦这个人在别人眼里是有份量的,甚至在何进眼里,而且王谦不盲从,有主见。
  
   王谦是个非常冷静的人,有政治眼光。这些都遗传给了我们的主人公王粲。
  
   王粲在家庭的影响下,饱读经书,在当时已小有名气。
  
   后来董卓专权,废了刘辩,立了刘协,京城洛阳处在各地反董的包围之中。无奈董卓挟汉献帝刘协迁都长安。王粲家人也一起随迁。
  
   在长安期间,一次王粲拜见当时鼎鼎大名的蔡邕,听到王粲,蔡邕当时急得穿错了鞋把王粲迎了进来,并对在座的人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有特异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稿书籍应当全给他。”这番话,令满座宾朋目瞪口呆。
  
   过后,征召王粲为黄门待郎,看到眼下的政治形势,聪明稳健的王粲没有应召。
  
  
  
   汉献帝到长安后,情况更糟,结果王允出手,利用“一女侍两夫”,最终吕布斩杀了董卓。
  
   本来局势此时可以稳定下来,可惜王允是个谋略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走错了一步棋,他要赶尽杀绝,将董卓部下也要一同问罪,致使原董卓嫡系人人自危,为了保全性命,李傕、郭汜两人抢先发动叛乱,最后王允被杀,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百姓再次遭受离乱之苦。
  
   王允应该先把局势稳定下来,对董卓部下应该怀柔才是。
  
   王粲再一次发挥了头脑冷静的优势,仔细分析了当前的政局,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远走他乡,去往荆州,投奔刘表。
  
   留在京城,感觉已没有政治前途。汉献帝无权无势,还不如在外围发展。
  
   此时王粲17岁。
  
   这首诗就是王粲出走长安路上的所见所闻。
  
   从诗中可知,家人没有与王粲同行,在长安可能没有生命危险,但政治生命可能终结。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17岁的王粲政治眼光不同凡响,这也是在“建安七子”中唯一被封侯的重要原因。
  
   少年老成、内向,政治眼光独具深邃。现在17岁能干什么?只能说17岁还是个孩子。
  
   王粲为什么投靠刘表?据说是因为刘表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且是同乡,刘表所辖的荆州政局稳定当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到了荆州后,王粲并没有被刘表重视。原因有点滑稽,是因为王粲长相丑陋,其貌不扬且身材矮小,还是个病秧子。
  
   刘表以貌取人。
  
   你刘表的确是仪表堂堂,长相丑陋的人就没有才能吗?
  
   虽然王粲已大名鼎鼎,在刘表手下却只能当一名小吏,但王粲仍然踏实勤勉,工作上过着有名小辈的日子。
  
   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了15年,真不简单。
  
   本人以为王粲没有离开刘表再投奔他人,是因为当时军阀混战,政治局势不够明朗,他这个“良禽”还没判断出谁是“木”。懂得隐忍,有政治谋略。
  
   刘表死后,刘琮继位。
  
   建安年(公元208年),曹操攻打刘琮,此时王粲极力劝说刘琮投降曹操。
  
   王粲:“观古今之成败,能先见事机者,则恒受其福。今将军自度,何如曹公邪?”
  
   刘琮无言。
  
   王粲:“将军能听粲计,卷甲倒戈,应天顺命,以归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保己全宗,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刘琮投降了。
  
   以上劝说词还是挺厉害的,首先肯定的是你刘琮打不过曹操,肯定失败,即使能保全性命,也会苟且偷生,再没有目前的荣华富贵,如果投降,不但能保持现状,一样还能子孙受碌。(潜台词:你刘琮是那种有能力、有骨气的人吗?你敢鱼死网破吗?)
  
   曹操不费吹灰之力,竞收复刘琮,可能做梦也没想到,给王粲封个侯算什么?
  
   从此,王粲成为曹操心目中的知己,伴随左右,最后死于行军途中,终年41岁。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粲劝说刘琮投降曹操属于政治投机吗?
  
   即使有也是很小,主要是看清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刘琮的实力无法与曹操对决,少一点黎民涂碳,少一点妻离子散。
  
   =====================================
  
   王粲这种性格的人,会被多数领导喜欢。
  
   不张扬,不狂傲,识大局,懂隐忍,踏实肯干。
  
   =====================================
  
   王粲还有极强的记忆力,《三国志》记录了以下2个故事:
  
   1.一日,王粲与朋友读一路碑,朋友说:“你能背下来吗?”王粲就背了一遍,朋友核查,竞一字不差。
  
   2.一日,王粲观人下围棋,棋乱,王粲帮忙将棋子复位,下棋人不信,又拿出一付棋子,让王粲再试,结果,2盘棋一样。
  
   =====================================
  
   王粲生前有一大喜好,爱听驴叫。嘿嘿。
  
   =====================================
  
   王粲年轻时曾巧遇张仲景,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当时张仲景就看出王粲身内有病,劝他喝五石汤,还来得及,否则,过40岁以后,就会有病症,眉毛会脱落,到那时就晚了。王粲没在意,过几天,2人又见面,张仲景问:“吃药了吗?”王粲搪塞说吃了,张仲景摇摇头说:“你骗我,根本没吃。”
  
   果然,王粲40岁时开始脱眉,半年后就撒手人寰。
  
   有人认为,王粲当时所患是麻风病。
   =====================================
  
   在“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学水平最高。与曹植并称“曹王”。
  
   =====================================
  
   这首诗写得好吗?
  
   你可能觉得一般,没有太出彩的地方,我也是反复读,也没兴奋起来。
  
   读不出完美的意境,看不到叫绝的用字。
  
   这首诗是公认的王粲的代表作,是我们的欣赏水平太低?还是这首诗本来就一般?古人拿什么评价?
  
   一道初中数学题,在一个大学生眼里,是没什么的,对于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抓耳挠腮。
  
   因为我们经过了唐诗宋词的洗礼,回过头来再看这首诗,在唐诗宋词的光环下,可能会觉得平淡。
  
   唐诗宋词简直就是对国人的惩罚,使后人不敢对诗词再添奢望。
  
   汉朝诗里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描写自己,倾诉自己的苦乐哀愁,无法代表广大劳动百姓普遍的愿望,很难引起共鸣。
  
   到“三曹”时,诗风骤转,诗再也不是高门贵族才喜欢的奢侈品,它的“现实性、通俗性和抒大众情”成为“建安风骨”的旗舰性标志。
  
   这首诗在当时来讲,绝对是一首好诗,表达了老百姓的疾苦,讽刺了当权者为了个人利益不顾人民生死的贪婪,抒发了大多数百姓的心声。
  
   一个诗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建安风骨”中突现。
  
   ======================================
  
   本诗中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比,后者当然更高一筹。
  
   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他没看过这首诗吗?
  
   绝不怀疑杜甫的水平,后人之所以走得更远,都是沿着前人的足迹。
  
  
   读古典诗词,感觉还是从头读效果会好些(个见)
  
   ======================================
  
   曹操的《蒿里行》里有这样2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也一样描写到位。
   ======================================
  
   最后2句“悟彼下泉人”中的“下泉人”有不同解释。
  
   1.《诗经》中有一首《曹风.下泉》,该诗表达了曹国人怀念东周王朝,慨叹当时的战乱。王粲《七哀诗》中的“下泉人”是指《曹风.下泉》的作者,意思是如果《曹风.下泉》的作者还在,会再一次发出感叹。
  
   2.单纯指已死的人,因为上一句有“南登霸陵岸”,在这里特指汉文帝。
  
   本人以为第2种更确切。
  
   ======================================
  
   王粲还有一篇《登楼赋》非常有名,为后来的所谓“登楼诗”打了一个底。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花开淡墨痕 头上,花开淡墨痕 赚了 317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宴饮诗
  
   司马懿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芜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注释]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2种解释:一是指“开天辟地”产生人类的的神话故事,在这里只是一个开场白。
二是指当时的皇帝曹睿重用司马懿,使司马懿有重见天地之感。

   奉辞:奉命。
   遐方:远方,指去讨伐公孙渊。
   芜秽:指公孙渊。
   总齐:统一。
   八荒:八方。
   待罪:是一种谦词。
   舞阳:是司马懿的封地。
  
  [写作背景]
  
   司马防共有8个儿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兄弟中排2。
  
   司马防为人正直,家教很严,8个儿子都受过正规的儒家教育。
  
   家教严到什么程度?
  
   据说,如果司马防不允许,儿子们不敢进房间,司马防不让坐,儿子们就只能站着,司马防不让说话,儿子们只能闭嘴。
  
   这是自称“山村野夫”的诸葛亮无法比的,司马懿对诸葛亮有心理优势,而且是从骨子里发出的。
  
   司马防鼎力举荐曹操时,官为尚书右丞司马。曹操对此一直感恩戴德。
  
   对于曹操,司马防可以说是伯乐。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懿年轻时的表现主要是聪明和果断。大名鼎鼎的崔琰与司马朗是朋友,见过司马懿后评价说:“你弟弟聪明果断,你是比不上的。”
  
  (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司马懿22岁时被举孝廉,官为郡上计掾(负责向皇帝进贡物品的员员)。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说得是司马懿为上计掾时的一个智慧之举:
  
   甲欠乙10万钱,甲还乙后,乙不承认,乙想再讹诈甲,当时没写字据,也没有旁证,这个官司叫县令非常头疼。
  
   司马懿出了一个主意,某一日,传乙到庭。
  
   司马懿:“京城抓获一伙叛贼,供出你是同伙,告诉你,这可是死罪!”
  
   乙瞪大眼睛:“小人冤枉,实在冤枉,我根本就没有京城的朋友。”
  
   司马懿:“还供出你家藏有你们偷窃的赃款赃物。”
  
   乙委屈状:“没有啊!真的没有!不信你们就到我家去查。”
  
   司马懿:“好,马上就到你家去查,先说出你家共有哪些财物,我们到时核查对照。”
  
   乙如实交待:“有钱10万,还有... ... ... ...”。
  
   司马懿大喝一声:“怎么有这么多钱?分别是抢劫所得,快快召来,免受皮肉之苦。”
  
   乙急忙分辩:“这钱不是抢的,是甲给我的。不信叫甲来证明?”
  
   司马懿哈哈大笑:“没事了。”
  
   话毕,县令和甲从旁门乐呵呵地走了出来。
  
   牛人司马懿令人望其项背。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懿比诸葛亮大2岁。
  
   刘备请诸葛亮是“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诚恳。
  
   曹操请司马懿也是三次,手段却不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广招人才,司马懿就是曹操锁定的目标之一。
  
   第1次:曹操征辟司马懿。
   司马懿看不上曹操,嫌他出身低,况且那时曹操事业并没做太大,前途未卜,司马懿假称有病,一动没动。
  
   第2次:曹操不信,夜间派刺客暗杀司马懿,在突然闯进来的刺客面前,司马懿并没慌乱,装得贼像,在床上还是没动。
  
   第3次:曹操对官差交待,如果不来,就杀了他(若复盘桓,便收之)。这次,司马懿动了。
  
  
   刘备靠感情,曹操靠手段。
  
  
   还有一件事,说明司马懿是如何的好学。
  
   司马懿装病期间,只有他夫人知道实情,别人都信以为真,平时司马懿活动都需要有人搀扶。
  
   一天,阳光高照,微风习习,司马懿叮嘱将藏书晒晒,以防发霉,家人照做。
  
   忽然天降大雨,眼看书就要被淋湿,司马懿腾地跳下床,一个剑步冲到外面,抱起书就往屋里跑,然后再奔出来,然后再跑进去,正在忙
  
  得不亦乐呼时,被一个婢女看个正着。司马懿当时傻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动。
  
   ... ...
  
   司马懿真爱书,真是个好学生。
  
   后来,司马夫人把那个婢女杀了。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给司马懿的官职是文学掾(相当于秘书),起初在曹操的眼里司马懿是个文人。
  
   司马懿小心翼翼,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什么失误,慢慢地升为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办公室主任),和曹操的接触多了起来。此时的司马懿还是一个热血青年。
  
   曹操封为魏王后,在曹植与曹丕的争储过程中,司马懿支持曹丕。
  
   曹丕立了世子后,司马懿就作了中庶子(侍奉太子的从属官)。
  
   在曹操封王这件事上,耿直的崔琰坚决反对,最后被曹操所杀,这件事对司马懿触动很大,从此,在曹操面前更加小心谨慎。
  
   在性情的曹丕面前,司马懿要放松的多,渐渐地和曹丕变成了朋友。
  
   据说,曹操死前最后一刻,只留下了曹丕,叮嘱:“仲达非久居人下之人,小心提防。”
  
   曹丕继位魏王,封司马懿河津亭侯,可见2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后来曹丕果断称帝,司马懿的官职也一路攀升。
  
   曹丕临死前,召来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让他们4人辅佐曹睿继位。那年曹睿15岁。
  
   曹睿继位后,封司马懿舞阳侯,就是本诗中提到的那个“舞阳”。
  
   孙权听说曹丕死后,想找便宜,对大魏国进行北阀,国难当头之际,司马懿挺身而出,击退孙权。此时的司马懿即显示了能力也显示了忠诚。
  
   搞定孙权后,曹睿又派司马懿去守宛城用来抵御西蜀诸葛亮。  
  
   孟达原为蜀将,后归降魏国,受到曹丕的重赏,曹丕死后,孟达受到冷落,心有不甘,诸葛亮乘机策反孟达,孟达同意。
  
   司马懿知道这件事后,立刻给孟达写了一封信,目的是先稳住他,然后积极准备,采取突然袭击,孟达反戈失败。  
  
   司马懿的名声显赫全是因为诸葛亮的陪衬。
  
   不论诸葛亮怎么求战,司马懿就是闭门不出,甚至诸葛亮送给了司马懿一件女人的小花袄来讽刺,司马懿还是高挂免战牌,反正你诸葛亮不能前进一步,时间一长,你的粮草就会断档,诸葛亮急得没办法,劳累成疾,最后死于两军阵前。
  
   在送小花袄这件事上,本人小看诸葛亮。正对应了他的“山野村夫”称号。    
  
   之后,司马懿被封为太尉(国防部长)。在曹睿的眼中成为一等重臣。
鲜花(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乱,自立为燕王。
  
   曹睿急诏司马懿入京,商讨平叛事宜。
  
   曹睿:“需要多少人马?”
  
   司马懿:“4万”
  
   曹睿不解:“公孙渊可是号称15万。”
  
   司马懿一笑:“4万足矣。”
  
   曹睿:“多长时间可平定公孙渊?”
  
   司马懿:“一年”
  
   击退诸葛亮,在司马懿的眼中已无对手。
  
    
   因为平叛大军要路过司马懿家乡温县,曹睿为了示恩司马懿,特意派人带上大量慰问品,一直送到司马懿家乡,让他有衣锦还乡之感。
  
    司马懿大军来到温县后,当地官吏举行了盛大的酒宴,欢迎大英雄司马懿。
  
   司马懿酒至半酣,豪兴大发,在父老乡亲面前,拔剑自歌自舞唱出了这首诗。
  
   后来,果真不到一年时间,司马懿就平定了公孙渊。
  
   =======================================
  
   这首诗,感觉一般,但因为是目前所知道的司马懿唯一的一首诗,显得珍惜。
  
   看来司马懿的文学功底不深,虽然也曾熟读儒家经典。
  
   当时应该是五言诗盛行,而这首显然是受《诗经》的影响。
  
   刘备、孙权、诸葛亮都没有留下诗作。
  
   =======================================
  
   “空城记”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虚构。矮化了司马懿。
  
   =======================================
  
   司马懿有“狼顾”相,是指可180度回头而身体不转。
  
   狼有凶狠和自卫特性。
  
   =======================================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的智慧来自血液,司马懿的智慧来自骨髓。
  
   =======================================
  
   司马懿的“忍”功到了至高境界。很难形容。
  
   =======================================
  
   诸葛亮事必躬亲,事事谨慎。
  
   司马懿会抓重点,当断必断。
  
   诸葛亮终年54岁。
  
   司马懿终年73岁。
  
   =======================================
  
   司马懿给后人的口碑不佳,可能有较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文人伤害太重,这点不如曹操。
  
   文人在任何朝代都是历史的书写者。
  
   =======================================
  
   司马懿怕老婆,因为她属于“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那种女性,夫妻感情好,表象就是怕。隋朝的杨坚也是。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花开淡墨痕 头上,花开淡墨痕 赚了 331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11-16 12:38 , Processed in 0.04718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