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会员
性别保密
威望 点
注册时间2011-4-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好友
UID20241
听众
阅读权限150
- 积分
- 5849
鲜花( 4)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兄秀才入军
稽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注释]
息:休息。在这里指游玩。
徒:步行。
兰圃:长着兰草的野地。
秣(mo):草料。
秣马:喂马。
华山:有花草的山丘。华,同花。
磻(bo):古时以生丝为绳系石块射鸟叫磻。
皋(gao):水边高地。
流磻平皋:在水边的平地上射鸟。
纶:钓鱼用的丝绳。
垂纶长川:在河流中钓鱼。
鸿:大雁。
五弦:五弦琴。
太玄:道家所指的那个“道”。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指随心所欲,享受着“道”的快乐。
嘉:称赞。
彼:那个。
钓叟:钓鱼的老翁。
筌(quan):捕鱼的竹篓,一种捕鱼的工具。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这2句取自《庄子.外物篇》,原指哲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里指太快乐了,外人难以体会。
郢(ying)人:郢地的那个人。郢:古地名,春秋楚国的都城。这也是一个典故,取自《庄子.徐无鬼》:古时有个石匠常和郢人在一起表演他高超的斧技,郢人先在鼻子上涂一层蝇翅一样薄的石灰,让石匠用斧去削掉,石匠运斧成风,削去那人鼻上的石灰,而鼻子却丝毫未有损伤,但在郢人死后,他却再也找不到合作都了。本诗中“郢人”代表知己。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这2句指没有了知己,这种快乐没有人能体会。
[写作背景]
嵇康,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竹林七贤”中的领袖人物。
嵇康幼年丧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老子》、《庄子》,嵇康是个美男子,但不是那种“小白脸”型的,是那种阳刚峻拨型的,而且琴艺高超。
正始三年(公元242年),20岁的嵇康离开家乡到了山阳(大概是现在的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以打铁维持生计。
为什么没去别的地方而单独选择了山阳,可能与汉献帝有关,当年汉献帝被曹丕“禅让”,还好没被处死,而且被封了王,就是这个山阳王,汉献帝自然带了一些老臣过来,一下子这个地方就热闹起来,成了一个小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嵇康来时,汉献帝已死。
来山阳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出仕,希望被征辟或被举“孝廉”,当时文人当官的途径基本有2条:征辟和举孝廉。
征:被皇帝亲自点名,这概率较低,除非全国知名。
辟:被当地官吏点名,这相对比较容易,需要在当地小有名气。
举孝廉:中央办事处给各级地方办事处指派任务,每年必须向中央或上级推举当地又孝顺又廉洁的人士。
山阳这地方名人多,这可能是嵇康考虑的首要因素,当然山阳风景秀美也必是其二。
又为什么不直接去京城洛阳,我想可能是嵇康还得考虑一个生存问题,在京城怎么生活,他又不会做生意,起码在山阳他还能为百姓打铁谋生。
打铁是打不出名气来的,嵇康开始写文章,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养生论》,虽然嵇康不是中医,但这篇文章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理论。
这篇文章很快使嵇康声名鹤起,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这其中就有“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和山涛。
嵇康所住地旁边有一片竹林,环境优美,嵇康和朋友们常常在竹林中散步、饮酒和讨论“老庄”。“竹林七贤”初现端倪。
嵇康25岁时,终于得到曹霖(曹操子)的注意,并将女儿嫁给了嵇康。嵇康的第一步很成功。
嵇康到了洛阳,官为中散大夫(相当于皇帝的顾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