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要是人生中压根没有上述的“盛时”,情况又将如何?换句话说,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生平既没有像李、杜那样以文章惊世,也没有像辛、陆那样曾从事轰轰烈烈的崇高事业,当他们渐入老境时,又该回忆什么呢?其实情况是一样的,任何人的一生中总有他自己曾感到幸福的短暂时刻,总有他自己梦寐难忘的特殊情景,那些时刻和情景会在他心中勾起永久的回忆。记忆是属于我们个人的,回忆是发生在我们内心的,即使我们所回忆的事情在旁人眼中平常无奇、平淡无味,但它们仍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收藏品,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无价之宝。萤火虫的光芒当然不能与华灯或明月相比,但当它在昏暗的夜色中熠熠闪耀时,却也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同样,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相对而言的亮点,它们会吸引我们回首往事时的主要目光。钱穆说得好:“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其在记忆之外者,足证其非吾生命之真。”尽管我们记得的不过是一些平凡琐屑的往事,但只有它们才能为我们的人生注入生气、赋予意义,只有它们才是我们的“生命之真”。我没有选录上文所提到的李、杜、辛、陆回忆平生的作品,而把陈与义、蒋捷的两首词介绍给大家,就是因为后者更能叩动我辈普通人的心弦。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与义的《临江仙》大约写于1136年春,当时他正告病闲居在湖州青墩镇的僧舍中。此时上距靖康事变已经九年,九年来陈与义先是奔走避乱,后又浮沉宦海,心情一直欠佳。在一个雨霁初晴之夜,诗人闲登小阁,思绪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青年时代。洛阳城南的午桥庄,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赏胜地。诗人在午桥上聚友夜饮,满座宾客都是豪杰之士。桥下的流水静静地流淌,泛起滟滟的月光。杏花横斜,月影满地,众人在悠扬的笛声中举杯痛饮,直到天明。其实那只是一次普通的月夜聚饮,然而又是一段多么愉快的经历、一片多么难忘的情景!时隔二十多年,诗人心中还如此清晰地记得那次聚会的满座嘉宾和彻夜狂欢,记得那夜的长沟流月和杏花疏影。至于其后经历的二十馀年的漫长岁月,倒反而迷茫得像一个短暂的梦。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多岁时第一次看电影《魂断蓝桥》,第一次听到那首根据彭斯的诗歌改编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还有过去的好时光?”顿时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我当然不会忘记旧日的朋友,但是我也能怀想“过去的好时光”吗?在我暗淡无光的生命中,也有难以忘怀的亮点吗?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一辈子都在为柴米油盐而忧愁、烦恼。我时常看到他俩愁眉苦脸的在煤油灯下盘算:学期即将结束,几个孩子的学费不能再拖欠了。寒冬将至,今年小妹必需添一件棉衣,小弟则要添一件罩衫,一共得花几块钱?布票和棉絮票够不够?……只有当我们翻看照相本中几张颜色发黄的老照片时,他俩才会舒展眉头,指着照片告诉我们:这是太湖边的鼋头渚,那是苏州的虎丘塔。照片中的父亲穿着西装,母亲穿着旗袍,面目有点模糊了,但依然显得神采奕奕。接着他俩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忆起那段时光来,眼睛闪闪发亮。这也难怪,父母亲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时刻只有他俩从相爱到结婚的那一年半,那就是他们一生中的“盛时”和亮点。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我呢?在我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当然也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亮点,比如我与未婚妻结伴寻访鬼脸城的遗址,在荒烟蔓草中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携手而行;又如我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二三百位听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向答辩委员们鞠躬致谢;再如我与母亲、妻子带着女儿在玄武湖公园里观看菊花展览,母亲抱着我的小女儿兴致勃勃地站在花丛中让我摄影……那些情景历历在目,永世难忘。但是假如我要像陈与义一样写诗回忆往事的话,我会想起年代更早的一些生活断片: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秋收之后,琼溪镇上的人们纷纷跑到田野里去“拾秋”,就是拾取散落在地里的粮食。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我偶然在一条田埂边发现土里散落着许多赤豆。赤豆颗粒很小,有的还深深地陷在泥土里,这也许是农民或镇上的大人对之不屑一顾的原因。我人小力微且人穷志短,就蹲下身来耐心地把赤豆一颗一颗的挖出来。我在凛冽的寒风中劳作了一两个小时,终于在口袋里装满了连泥带豆的战利品凯旋回家。母亲看到赤豆大喜过望,当下把它淘洗干净,熬成一锅赤豆汤。那是多么可口的汤啊,虽然我并不知道“红豆汤”是写进《圣经》的著名食品,但我一边与家人共享美味,一边听着父母亲夸我“懂事”,心里美滋滋的,可谓身心俱泰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三年自然灾害”与“四清”之间的某一年春节,从年初一到年初五,琼溪镇上接连放映五部电影,其中包括两部很精彩的故事片。那年父母亲的心情也很好,竟破例同意我们观看全部片子。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全家人看完了越剧戏曲片《追鱼》,有说有笑的回到家里。母亲说天太冷了,煮了一锅年糕汤让我们驱驱寒气。我们一边喝着又香又甜的年糕汤,一边热烈地谈论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我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心里温暖如春。
[发帖际遇]: 寒江斜月 乐于助人,奖励 394 元 草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往事平凡琐屑,微不足道。当它们正在发生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它们是值得记忆的,更不会想到它们竟会在几十年后使人反复回首。可是它们在我们心中长期埋藏以后,就像松脂变成琥珀、陈粮酿成醇酒,久远的旧梦反而变得清晰可睹,平凡的琐事竟然变得回味无穷。杜甫在五十岁那年回忆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幼童爬树摘果,如此琐碎的小事,为什么诗人要郑重其事的作诗回忆?王安石四十八岁时在汴京重游西太一宫,回忆说:“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幼年时由父兄带领着游赏风景,是人生中最为平常的经历,为什么那段回忆会使“拗相公”如此伤感?纳兰性德悼念亡妻,回忆说:“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醉后春睡、赌书茶泼(这是用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的典故),这些年轻夫妻间常有的生活情景,为什么让词人记忆犹新且黯然神伤?纳兰词中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发人深省:当时只以为是极为平常的小事,日后竟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当然,正如北宋朱服所说:“而今乐事他年泪。”当我们事隔多年之后再来回忆,快乐的往事常常会引得我们泪流如雨。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悲欢离合的人生百态,总会尝遍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当多情而敏感的诗人回首平生时,心中怎能不涌起层层波澜?李白晚年,曾作长诗赠江夏太守韦良宰,回忆平生,良多感慨。杜甫晚年,也曾作《壮游》一诗,从“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童年直写到“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的暮年,波澜起伏,思绪飞扬。李后主被俘后,作词忆旧,从“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荣华氛围转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悲惨场面,词意凄凉,读之伤怀。李清照南渡之后,在元宵之夜竟“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回想昔年此夜“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欢乐情景,抚今追昔,低回欲绝。在追忆平生的古代诗词中,最简洁、最凝练的无过于蒋捷的《虞美人》。蒋捷所回忆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听雨,可是这个细节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从风流潇洒的少年,经过流离失所的壮年,再到壮心销尽的老年。这个细节曾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从红烛罗帐的歌楼,变为飘泊江湖的客舟,终归晨钟暮鼓的僧庐。个人的悲欢离合,国家的盛衰兴亡,以及由它们引起的迟暮之感和沧桑之感,都通过三个不同的听雨场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却归纳为三幅剪影式的生活画面。如此深沉的人生感慨,却是娓娓道来,不动声色。这是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半夜梦回的一声叹息,它夹杂在点点滴滴的夜雨声中,显得格外的深沉、苍凉。在我读过的诗词作品中,只有我的太老师胡小石先生的一首五言绝句与此词的境界比较接近。抗日战争时期,胡先生飘泊到重庆,聆听了旧时相识的梨花大鼓艺人董莲枝的演唱,作诗赠之:“听汝秦淮碧,听汝汉水秋。听汝巴山雨,四座尽白头。”国破家亡的时势,流离失所的境遇,万千感慨都纳入四句平淡无奇的诗中,感人至深。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尤其是老年人对平生往事的回忆,是会导致伤感和忧郁的。但是伤感中往往夹杂着安慰,忧郁中往往混合着甜蜜,那种滋味真可说是“黯然销魂”。罗素主张老年人不要“过分沉湎于往事”,因为“人不能生活在回忆当中,不能生活在对美好的往昔的怀念或对去世的友人的哀念之中,”但是罗素一生安富尊荣,又健康地活到九十八岁的高龄,他的话对我辈普通人来说未免有点高而不切。倒是陀思妥也夫斯基的话听来比较亲切,他在《穷人》中说:“高兴的回忆也好,悲伤的回忆也好,总是痛苦的。……可是就连这种痛苦也是甜蜜的,所以每逢我的心变得沉重、疼痛、疲倦、悲伤的时候,回忆就使我的心振作起来,复活起来。”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已经进入老境,就请细细品味陈与义和蒋捷的词吧,它们会帮助你回忆平生,并重新唤起你对生活的热爱。如果你还处在青年阶段,也不妨读读这两首词,它们会让你对人生道路的坎坷艰辛作好心理准备。当然,它们也会提醒你:回忆往事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应该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不要忙着回想过去,而要多多的思考将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24 17:25 , Processed in 0.1422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