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1节: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有个富商碰见了一个乞丐。那个乞丐说:你是我以前的旧相识,能给我一些钱吗?”富商仔细地看了看那个人说:我认出你了,你家里不是挺富裕的吗?怎么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乞丐说:!去年的一场大火将我的全部财产都夺去了。
  富商问:那你为什么要当乞丐呀?”
  乞丐说:为了要钱来买酒呀!”
  那你为什么要喝酒?”
  喝了酒,才有勇气乞讨呀!”
  富商脑中轰然一声,似乎看见了愚痴人间的愚痴众生。他感叹道:世人谁不是这样愚痴一生呢?为了酒、色、财、气耗尽了一生,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又何必呢?”然后,他去拜访智封禅师,请示道:我的未来会怎样呢?”
  智封禅师笑着说:太阳从西边升起,照在树上没有一点儿影子!”
  太阳照在树上怎么会没有影子呢?西边,你确定是西边吗?”富商问道。
  智封禅师却微笑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富商顿悟。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会快乐。只有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活的
  天堂。而一个心灵苦旱的人,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
  与其日后追悔莫及,不如好好珍惜当下
  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是此时此刻,因为只有现在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有一天,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人跑到一个哲学家的门口告诉他:哲学家,我好想嫁给你。和我结婚吧!娶了我,你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果你不娶我的话,再也没有一个会像我这么爱你的女人了。
  年轻的哲学家对姑娘说:让我考虑一下吧!”
  从此,哲学家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来衡量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好些年后,他发现结婚和不结婚的利弊相等,于是决定尝试一下没有走过的路。他找到了女孩家,推开了门,看见女孩的父亲正坐在屋子里。他忐忑不安地对女孩的父亲说:我想好了,我要娶你的女儿。
  女孩的父亲看看眼前的哲学家说:你已经来晚了,她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不久,哲学家就在抑郁中死去了,死前他烧毁了生前所有的著作,最后只留下了两句话:前半生不要犹豫,后半生不要后悔!”
  人世间有很多人,在其前半生中确实因为犹豫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生活、事业、情感等等。俗话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因为不经意间,我们就错过了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和事。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我们太犹豫,没有抓住,所以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的遗憾和不堪回首。但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当下,把握现在,别再留下更多的遗憾。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节:幸福就是一碗水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心中存有幸福,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每个人都要学会珍惜眼前的实实在在,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马不停蹄地疲于奔命。谨记,一味盲目地去追寻那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幸福,你就会错过所有路边的最美的风景。
  幸福就是一碗水
  所谓的幸福,就像一杯水一样平淡,不易觉察。只有在你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的珍贵。
  很早以前,有一位国王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宰相去找一个最幸福的人,将他幸福的秘密带回来。
  宰相碰到男人问:你幸福吗?”
  男人回答:不幸福,我还没有功成名就呢。
  宰相碰到女人问:你幸福吗?”
  女人回答说:不幸福,我没有闭月羞花的美貌。
  宰相碰到穷人问:你幸福吗?”
  穷人回答说;“不幸福,我没有钱。
  宰相碰到富人问:你幸福吗?”
  富人回答说:不幸福,我的钱还不够多。
  宰相询问了各种各样的人,但始终没有找到自认为最幸福的人。在返回的路上,一筹莫展的宰相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歌声,那歌声中充满了欢乐、活力和激情。于是宰相赶紧找到了那个唱歌的人。
  宰相问:你幸福吗?”
  唱歌的人回答:是的,我幸福,我是最幸福的人。
  宰相问:你为什么是最幸福的人呢?”
  唱歌的人回答说:我感激父母,感激生命,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这温暖的阳光,感激这和煦的春风,感激这蓝蓝的天空,感激这广阔的大地。我感激所有的一切,因此我是最幸福的人了。
  宰相问:为什么?”唱歌的人回答:因为对能够改变的事情,我竭尽
  全力,追求美好;对不能改变的事情,我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宰相发自肺腑地说:你确实就是那个最幸福的人啊!快说出你幸福的秘密吧,国王一定会重赏你的。
  最幸福的人说:如果我有幸福的秘密,那就是我懂得心怀感激,因为感激才会珍惜,因为珍惜才会满足,因为满足才会幸福。给不给我赏赐都无所谓,你还是把幸福的秘密送给国王,送给一切需要幸福的人吧。
  这位最幸福的人认为幸福的秘密是,懂得心怀感激。那么,你心目中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3节:幸福就是放下
  幸福就是放下
  有一个人两手各拿了一个花瓶前来献给佛祖。
  佛祖对他说:放下!”
  那个人就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了。
  佛祖又说:放下!”
  那个人又把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了。
  佛祖还是对他说:放下!”
  那个人说:能放下的我已经都放下了,现在我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你到底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祖说:我让你放下的,你一样也没有放下;我没有让你放下的你全都放下了。花瓶是否放下并不重要,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你的心已经被这些东西充满了,只有放下这些,你才能从生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懂得真正的生活,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那个人终于明白了。
  佛祖说:“‘放下这两个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追求功名,所以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他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他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他就放不下嫉妒。因此,世人能有几个能真正放下?‘放下,是一条追求幸福的绝妙方法啊!”
  幸福就是一碗水
  有个男子最近正在和妻子闹离婚。他是那种很不现实的男人,有许多和他年龄不相符的浪漫,甚至是天真的想法。他的爱人很爱他,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全身心地尽着妻子的责任。而他的表现却很差劲,不但不体贴妻子,还时常无端地向妻子发火。他还常常怀疑妻子有外遇,不相信妻子是真心爱他。不久前,他又以感情不合为由提出了离婚。
  一天,他见到一位老和尚,便向老和尚抱怨起了自己的妻子,在数落了妻子的种种不好后,又说,妻子不愿意和他离婚,搞得他很烦恼。
  老和尚听完他的抱怨后,问他:每天在你下班进家门时,在你晚饭后,在你风尘仆仆出差归来时,她会不会总是给你端上一杯水?”他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老和尚又问他:难道这不是幸福吗?你可曾在她忙碌之后给她端过一杯水?”这个男子若有所悟。
  老和尚又说:其实,所谓的幸福,就像一杯水一样平淡,不易觉察。只有在你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的珍贵。富人在他腰缠万贯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不了解一个穷人家的幸福。穷人则认为,能够自始至终都拥有一碗水,不至于在口渴难忍的时候到别人门前等候赏赐,就是极大的幸福了。在感情问题上也是一样,我们不能抱怨自己的婚姻平淡无味,在你厌倦了这一切的时候,你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始终对对方有一份爱心,对家庭有一份责任感。你是否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她以温暖和关怀?如果你能对感情生活负责,对爱负责,婚姻何愁不美满?”男子听后,汗颜不已,渐生惭愧,从此厚待妻子。
  幸福哪有那么难寻?幸福不过就是一碗水,但这碗水却要比一杯陈酿还要香浓。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节:拥有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
  拥有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
  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这些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如果现在就拿这个问题来问你,你可能一下子也回答不上来。
  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这时候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大吃一顿;对于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流浪者,这时候能有一个家、一间不需要多大地方的生着火炉的家,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衣食无忧的你看到这里也许会笑起来:这难道也算快乐、也算幸福?”可能对你来说并非快乐和幸福,但对他们确实如此。
  当然,对于快乐和幸福概念的界定,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你可能说,我要是有很多很多钱,我就很快乐、很幸福。那是因为你没有很多的钱,要真有了很多钱,你肯定就不会这么说了,别忘了世界首富也有世界首富的诸多烦恼。你可能又会说,我要是握有很大的权力,我就会快乐、幸福。这也是因为你目前手中没有很大的权力,如果你位极人臣,让你烦恼的事情可能比现在更多。
  金钱可能给我们快乐和幸福,但有了金钱却不一定会快乐幸福。权力也一样。
  快乐和幸福说到底是一种心态。相同的生活境遇和生活条件,以不同的心态去衡量,有人就会觉得不幸,有人则觉得幸福。同样是一百元,张三会说只剩下一百元了”;可李四则说呀,还有一百元呢。有人觉得乌云密布,有人则觉得云淡风轻,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心态啊。
  所以,幸福不是瓢泼大雨,快乐也不是毛毛细雨;幸福不在高官显位之中,快乐也不在万贯家财里。幸福快乐就在你的心中。当你拥有了一颗幸福快乐的心,就拥有了幸福!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5节: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
  人活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人生在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便有了悲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
  有这样一副对联,对人生颇有指导和规戒的意义: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此联构思颇为巧妙,分别嵌入了《三国演义》与《西游记》中人物的姓名,并巧用了双关。尤其是下联,更引人深思。
  在《西游记》中,当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时,他自己说: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于是唐僧为其取了别名——八戒。八戒所说的五荤三厌,属于宗教戒条规定不准食用的八种食物。五荤,是指佛教忌食的五种辛辣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即正午过后不食)
  这八戒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一一做到确实很难。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其指导和规戒意义在于它提示了我们,人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过度、醉心于灯红酒绿之中这些,无论何时都应该是人生的禁忌。
  关于悟空,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陷溺于生死轮回的苦海而不能自
  拔,就是在于先天元始而有的无明遮障了佛智,使人执著于尘世诸色,贪恋荣华富贵,至死不悟。要排除无明,就必须溃破红尘,证悟谛,意识到我、法皆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学也是学,字乃佛门教义的根基。如果不参悟空谛,纵然读遍佛经,也不能成佛。正是有鉴于此,菩提祖师为孙猴子起了个悟空的法名。孙悟空到最后倒也真的就悟空而成为斗战胜佛
  对普通人来说,人生要尽可能八戒,但更要学会悟空。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也许有人会问,若真有如此人生又如何能成功呢?但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平安快乐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短暂,轰轰烈烈、曲折传奇也许是一种成功,但安然淡定、平安幸福更是一种成功。
  天亮睁开眼,还活着,真好;天黑闭上眼,能睡好,值了。
  人生要有思量,更要平常心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慧海答道:有。”“是什么呢?”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慧海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厉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练,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圆满的自我。而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是真有平常心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6节:人生要知枯荣,更要无分别
  人生要知枯荣,更要无分别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师徒几个到山上参禅,药山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问徒弟们: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
  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药山就问他: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小和尚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是人间是非、善恶、长短,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不过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小和尚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好比我们的拳头,当用它无缘无故地打别人一拳时,这个拳头就是恶的;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这个拳头又变成了善的。恶的拳头可以变成善的,可见善恶本身没有自性,事实上拳头本身也无所谓的善恶,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对万法的一种差别与执著而已。
  欲拥有一双佛眼,就必须知枯荣,懂得无分别的道理。懂佛法就有佛心,有佛心就有佛眼。其实,佛法世界就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待的世界,佛法世界就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到另一个立身立命之所在。
  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传说八仙当中的吕洞宾,有一天从天界下凡来,发心要救度有缘的众生。在半路上,吕洞宾看见有个少年坐在地上流泪,于是上前问道:小朋友,你为什么哭呢?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少年叹了一口气:我母亲卧病在床,家里没有钱请医生来看病,我本来要出去做工赚钱的,可是母亲又不能没有人照顾!”
  吕洞宾一听,心里很高兴,难得世间还有这么孝顺的孩子。为了资助这个少年,吕洞宾使用法术,把路旁的一块石头变成了黄金,并交给了少年。没想到,少年却摇摇手,表示不要这块黄金。
  吕洞宾心里更是欢喜欣慰,这少年竟然还是一个不贪恋黄金的君子。你为什么不要黄金?这足够让你们母子几年不愁衣食了呀!”吕洞宾问。
  你给我的黄金,总有用完时候,我要你的金手指,以后只要我需要钱,手指随意一指,遍地就是黄金。少年一脸贪鄙。
  吕洞宾听了以后,感叹一声,飘然远去。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永远没有尽头。挣钱的,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千万想亿万;当官的,当了乡长想县长,当了县长想市长,当了市长想省长;贪吃的想吃遍天下,贪色的想阅尽****,贪命的想长生不老,贪名的想永垂不朽。
  人就是这样,越是拥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堕落。
  人人都有凡心,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而且适度的欲望为公为私都是好事,但是欲望太盛,就会引发灾难,小到个人是犯罪,大到国家就变成了战争。所以说,人不能无欲,但不可贪心,贪心不足蛇吞象,人活着一定要知足,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真谛。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7节:认识你自己(1)
  看清自己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
  看不清自己,不认识自己,结果往往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不明白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如果活了一辈子,连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应该去干些什么都没搞清楚,又何谈活得幸福、做出成就呢?
  很多人活得够用心、够努力、够忙碌、够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因为他们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弃。
  佛法里面有一个词叫觉悟,什么是觉悟呢?觉是“”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悟是竖心旁加一个,所以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见自己的心
  人们总是喜欢去关注别人,却忘了花点儿时间去审视自己,于是便有了诸多烦恼。其实人这一生应付自己就够头疼的了,何苦再把别人的烦恼加诸于自己身上呢?
  要开心每一天,我们就需要更多的觉悟。如何去做呢?借一双佛眼,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活着,只要能对自己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就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实,活得从容,活得快乐。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去干些什么呢?”
  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过后,小和尚再次来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8节:认识你自己(2)
  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遍一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老方丈……
  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界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也最疏;世界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别自扰,烦恼都是自找的
  当我们在为种种苦恼之事感到失落甚至掉泪时,其实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并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记住三条: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佛祖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在好长的一段路上,那个人都在用各种方法去诬蔑佛祖。但佛祖从来不跟他计较。最后,佛祖问那个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的?”
  那个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祖微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你自己。
  那个人恍然大悟,摸摸鼻子走了。
  佛祖的意思是说,只要你对别人给你的烦恼采取不理不睬不接受的态度,那么无论别人如何谩骂你、如何对待你,都影响不了你的快乐,夺不走你的高兴。你可以生别人的气,但那只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罢了,真正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不要扰乱了自己的心,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只要你不接受烦恼这份礼物,任何人都破坏不了你的好心情。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节:活着不是为了生气的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的
  有位老人非常爱摆弄盆景,所以在栽种盆景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有一天,老人要外出。在临行前,他特意嘱咐儿子:一定要细心地照顾好家里那些他看得跟命一般重要的盆景。
  第二章看清自己
  在老人外出这期间,儿子很精心地照料着这些盆景。尽管如此,花架上还是有一个盆景在儿子浇水时不小心被碰倒了,打碎了。儿子因此非常害怕,准备着等父亲回来后接受处罚。
  老人回来后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责备儿子,还说:我栽种盆景是用来欣赏和美化家里环境的,不是为了生气的。
  老人说得好,他不是为了生气才栽种盆景的。盆景的得失,并不影响老人心中的悲喜。气由心生,如果无欲无求,了无牵挂,则气无处生。人不是为了生气而活着的,只有心平气和,才不会愚蠢到去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啊。
  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祖为他灭除苦难。
  佛祖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佛祖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佛祖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看着佛祖慈祥的笑脸,这个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其实,心中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著,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有一天,城郊的寺庙里来了一位很富态的中年妇人。据她说,她最近老是失眠,无论面对多么鲜美的饭菜都没有胃口,浑身乏力,懒得动,做什么事都没有激情,很想了却尘缘,遁入佛门……
  方丈是个懂得医术之人,他听完那位妇人的描述后,便说:不忙,待老衲先给施主把把脉如何?”妇人点头应允。切完脉,观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体有虚火,并无大碍。顿了一下,方丈又接着说:只是施主心中藏着太多烦恼而已。中年妇女一被点醒,心里暗叹神奇,便把心中所有事情逐一向方丈说明。方丈很随意地跟她聊着:你家相公与施主感情如何?”
  妇人脸上有了笑容,说:感情很好,耳鬓厮磨十几年从未红过脸。
  方丈又问:施主膝下有无子女?”
  妇人眼里闪出光彩,说:有个女儿,很聪明,很懂事。
  方丈又问:家里的生活不好吗?”
  妇人赶忙摇头说:很好,家里的生活算得上是镇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铺开纸墨,边问边写,左边写着她的苦恼之事,右边写着她的快乐之事,然后把写满字的这张纸放到妇人面前,对妇人说:这张纸就是治病的药方。你把苦恼之事看得太重了,所以忽视了身边的快乐。说着,方丈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把胆汁滴入水盆中,浓绿色的胆汁在水中淡开,很快就不见了踪影。方丈说:胆汁入水,味则变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施主,不是您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您不善于用快乐之水冲淡苦味啊。
  当我们在为种种苦恼之事感到失落甚至掉泪时,其实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并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记住三条: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因为烦恼,一些本可以成为天才的人正在做着极其平庸的工作;因为烦恼,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了无谓的事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因烦恼而获得过好处,也没有一个人因烦恼而改善过自己的境遇,但烦恼却在随时随地损害着我们的健康,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扰乱着我们的思想,减少着我们的工作效能,降低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鲜花(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0节:别自大,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人生在世,其实是在为自己而活。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幸运的。所以,珍惜和善待我们的人生吧,快乐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才是远离烦恼的正确选择。
  别自大,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自诩第一,只能惹人讥笑!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才能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得道。
  明朝有个浅薄的书生,刚学会写几句歪诗,就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夸口自己比当时的大学者解缙的学问还要深。他给解缙出了个对联: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雁。
  解缙并没有与之多言,只是回了一副对联给他: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书生见罢,羞得满脸通红,无趣而回。书生的尴尬,在于他没有自知之明。
  还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只小花狗站在放大镜前,看到了自己高大的身形,不禁得意:原来我是这般威严高大呀!”从此,它便目中无人地狂妄了起来。别人为了嘲弄它,给它看了一面缩小镜。当它看到镜中矮小的自己时,竟自惭形秽起来,从此不敢抬头见人。
  人们看了这则笑话后,往往笑狗傻,原因是它缺少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其实,狗需要有自知之明,人更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9 04:36 , Processed in 0.0311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